了回忆的质感,眼神也变得悠远,“2156年的时候,这里还是一片焦土,风一吹,全是灰尘。当时老周——就是负责建筑的那个原人工程师,他的腿在战争里伤了,还是拄着拐杖跟我们一起搬砖。有天晚上,我们坐在临时搭建的帐篷里,他问我:‘拓,我们这么干,到底是为了什么?’”
他停顿了一下,仿佛在回忆当时的回答,然后轻轻笑了笑,那笑容让他的皱纹变得柔和:“我当时说,我不知道以后会怎么样,但我不想让以后的孩子,只能在意识档案里看‘绿色’是什么样子。我们一砖一瓦地建,不是为了在恐惧的废墟上,再建起一座更高更大的堡垒——当年火星的穹顶够坚固了,还是没挡住‘源流’。我们是为了在那片废墟上,种下勇气的种子。你看现在观景台下面的那片草坪,当年我在那里种了第一棵小麦,当时只有手指那么高,现在呢?孩子们在那里放风筝,云民在那里教智灵识别植物,多好。”
他的目光转向莉娅,声音依旧温和,却带着一种能穿透数据的力量:“莉娅代表,我知道你担心‘源流’再来。当年‘源流’侵蚀云民网络的时候,你才十五岁,躲在数据掩体里,三天没敢出来,对不对?”莉娅的数据流猛地一颤,红色瞬间褪去几分,她没想到拓会记得她的过去。“但你后来为什么要成为云民分析师?不是为了建更多的‘防火墙’,是为了让云民的意识能自由地在光脉里流动,对不对?我们想让后来人知道,即使经历过最深的黑暗,生命依然可以选择向着光明生长,而不是永远躲在黑暗里。”
他停顿了一下,目光转向李教授和凯伦,变得更加深邃:“我们争吵、妥协,最终订立了那份泛意识共同体公约,你们还记得订立公约那天的场景吗?”李教授推了推眼镜,点了点头——那天他作为科学家代表,提出了“意识安全边界”的条款;凯伦的逻辑节点也闪烁了一下,他当时是云民代表,担心智灵会过度控制数据。“那天原人代表说,‘不能让我们的孩子再饿肚子’;云民代表说,‘不能让我们的意识再被侵蚀’;智灵代表说,‘不能让逻辑再陷入混乱’。我们吵了三天三夜,最后我拿出了一块石头——那是从火星焦土上捡来的石头,上面粘着一点云民的数据流结晶,还有智灵金属的碎片。我说,‘公约就像这块石头,少了谁的痕迹,都不稳固’。我们订立公约,不是为了在猜忌的裂痕上,糊上一层薄纸。是为了在那深深的裂痕中,架起理解的桥梁。我们想证明,不同的声音可以对话,不同的形态可以共存——就像现在,李教授的科学数据,凯伦的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