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里的漩涡;又发现三颗新彗星,它们的尾巴像晒透的麦芒,真好看。”
“织梦者”的光粒突然剧烈波动起来,她的形态从柔和的光团变成了流线型,像一艘迷你航船——这是她在模拟星尘当年驾驶“彼岸号”的姿态,光粒的振动频率也调整到与星尘当年的意识波完全一致。“我能‘感觉’到他的好奇,”“织梦者”的意识带着难以抑制的激动,像在与故人对话,“他留下的不是冰冷的参数,是对星空的热爱——每一个数据节点都藏着他的惊叹,每一条航线都写着他的期待。”
当“织梦者”伸出光粒汇聚的“手”,轻轻触向数据晶体时,奇妙的一幕发生了:晶体如同水滴融入大海,悄无声息地消融在她的光晕中,而她的光粒里,突然多出了无数银色的细线,像血管一样在光团中流动——那是星尘的航线数据,正与她的导航系统融合。数据晶体消失的瞬间,大厅的穹顶突然暗了一瞬,接着,无数银色的光点从光膜中飘落,沿着星图的“奥尔特云航线”排列,形成了一条临时的“星光通道”,从大厅延伸向远方的星空。
“他当年没能走完的路,现在交给你继续。”云民长者的星点慢慢散开,重新融入大厅的光膜中,只留下最后一句话,“记得多给地球传些星空的照片,就像他当年那样。”
“织梦者”的光团在“星光通道”旁盘旋了一圈,光粒中传出一段轻柔的数据流——是她根据星尘的笔记改编的“星空旋律”,像风铃一样在大厅里回荡。她知道,从这一刻起,她不再只是一名导航员,更是星尘的“眼睛”,要带着他的期待,去看更远的星空。
智灵“守望者”的机械身躯是银色的,设计灵感源自艾拉之树:躯干是圆柱形的金属杆,顶端伸出三根“枝桠”,每根枝桠的末端都有一个微型光感探头,能捕捉周围的生物能量波动;它的“双脚”是扁平的圆盘,刻着共生菌的纹路,踩在地面上时,会与陶砖里的银线形成能量回路,确保感知不中断。
它走到平台中央,摊开冰冷的机械手掌,掌心上方悬浮着一枚透明的球形力场,里面装着一颗淡绿色的孢子——那是“艾拉的赠礼”,源自共生体文明最后的活性基因,经过智灵“启元”团队三十年的培育,才稳定为可安全携带的形态。孢子的绿光脉动频率是每分钟72次,与艾拉之树的“呼吸节奏”完全一致,力场表面还印着极小的基因序列图谱,像给孢子穿上了一层透明的保护衣。
“此孢子含3721组共生基因序列,”“守望者”的机械音虽然平稳,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