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出失望之色,喃喃道:“两年朕怕是等不到了。”
“官家,兵者,国之大事,不可过急,急则生变。北伐是以国本国运为赌注,如若因为粮草后勤问题而功亏一篑,如今咱们得到的战果将来都要全数吐出去,大宋社稷也将一蹶不振。”赵孝骞劝道。
他知道如今的赵煦有点着急,说到底还是希望在自己的有生之年完成这桩壮举,把辽国灭了,图个身后美名。
不过如今大宋的国库都空了,赵孝骞是绝不赞成北伐的。
十万大军轰轰烈烈打辽国,打到半途发现后勤粮草断了,那可是会出大事的,弄不好便是一场兵变,杀红了眼又饿着肚子的骁勇将士们,谁都不敢保证他们会干出什么事来。
那时就算赵孝骞亲自上场领兵,也没把握掌控这支饿红了眼的军队。
所谓的“以战养战”更是扯淡,别啥事儿都学霍去病,人家以战养战是因为他手下的人马少,少则八百骑,多则一万骑,杀入匈奴草原抢几个部落,勉强可以喂饱将士。
可如今大宋北伐将士是整整十万,上哪儿找那么多粮食以战养战去?除非把契丹人当两脚羊吃了。
幸好赵煦也算是有理智,尽管这几年惯出了一点好大喜功的毛病,但却不严重。
他很清楚北伐辽国关乎国运兴衰,没准备好粮草的前提下,冒然发起北伐,弄不好他就成为史书里的千古罪人了。
于是赵煦眼中闪过失望后,立马开朗地笑了起来:“罢了,交给后人吧,朕亲政这几年,能把事情做到这个地步,足够了。”
顿了顿,赵煦换了个话题,道:“你封亲王后,朕没赐给你府邸,朕记得曾经赐给你一座府邸,比你父王的楚王府还大,不知为何你好像没住过”
赵孝骞忸怩一下,道:“臣还是个二百多月的宝宝,不能离开父王独居的,会饿死”
赵煦沉默片刻,叹了口气:“你这不要脸的劲儿,跟这灌汤包一样,还是当年的味道。”
“罢了,你爱住哪儿就住哪儿吧,朕听说楚王叔与王妃和离后,至今未续弦,你在楚王叔面前多尽尽孝道也是无可厚非的。”
赵煦飞快瞥了他一眼,低声道:“还有一事,你既然回了京,不妨多劝劝你父王,平日里生活尽量检点一点。”
赵孝骞眼皮一跳:“臣愚钝,我父王又干了什么?”
赵煦脸颊微微一抽,叹道:“没个婆娘管束的男人,活到八十岁都让人不省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