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新政条款,让每一条都落实到民间,不让任何人钻了空子。”
“宰相们下放地方,朕会给予‘按察使’之职,若遇地方官员不法者,地主压榨农户者,权贵私下圈地者,皆有权治罪。”
殿内众臣愈发吃惊。
官家决定的事宜很有针对性,针对的就是关于新政的弊处,下放乡村也好,修正条款也好,皇城司监管密奏也好,从头到尾将整个流程走得非常顺畅。
察访,修正,监管,三者皆行,这是要真正花大力气改变这个国家了。
赵孝骞迎着众人吃惊的眼神,缓缓道:“此事重大,其中官员权贵士商地主等等关系盘根错节,故而只能徐徐图之,循序渐进。”
“所以,咱们首先把路打通,从民间乡村到汴京延福宫,朕需要开辟一条可以直达天听的顺畅通道,让朕能听到民间的疾苦和声音,清清楚楚看到是谁在盘剥百姓,谁在钻新政的空子,谁在欺君罔上。”
“路打通了,将来新政修正落实后,可依旧循此而行,中央朝廷对地方的监管到位,地方官员从此无法一手遮天,朕初步的目的就达到了。”
说了很多话,赵孝骞有点口干,端起桌上的茶水灌了一口。
茶水早已凉了,赵孝骞微微皱眉,郑春和已非常有眼色地进殿,躬着身子将赵孝骞和几位重臣的茶水都换上热的,然后识趣地躬身退下。
赵孝骞忍不住看了郑春和的背影一眼,难怪赵煦对郑春和用得如此顺手,从登基以来身边就没换过人,如今看来,郑春和在侍候人这方面真的无可挑剔。
章惇等人仍在沉默,官家今日说了很多,安排了很多事,都是国之大事,他们还在慢慢消化,考虑这些改变对朝堂和天下会造成怎样的影响,以及如何具体实施。
赵孝骞却看了看天色,笑道:“朕虽刚登基,但朕的生活算不上奢靡,也有意削减宫中开支,为国库节省一点,以作将来北伐之用,所以就不留诸位吃饭啦。”
众人识趣地起身告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