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起,许多百姓都吃到了更为精细的馒头和面条。
尽管陇西依旧处于旱情之中,黄河之水也愈发澄清,可陇西的百姓,却走出了饿肚子的危机中。
夏收的风不仅仅局限陇西,也存在广袤的北方和西北。
只可惜对于这些地方的人来说,肚子早已填饱,他们所追逐的东西也发生了改变。
六月初,身处敦煌的张议潮得到了张淮深所送来的书信。
信中内容除了让他对朝廷更加失望外,并未让他因此而动摇。
“叔父,不如我们也效仿刘继隆吧!”
“没错!”
“节度使,我们大可不用这么守规矩,刘使君已经为我们走出了一条道,我们沿着这条道走便能让河西再度昌盛!”
敦煌衙门内堂中,张淮溶依旧对刘继隆直呼其名,而王景之、高进达二人倒是对刘继隆十分尊敬。
刘继隆在河西的名声,不仅没有因为他出走而沉寂,反而走上了更高的层面。
在河西,朝廷的大阵乐与刘继隆的从军歌,几乎是人人必会唱的歌曲。
凡是百姓踏歌,无不选择这两首曲子,而刘继隆的名声也愈发隆盛。
哪怕是孩童都知道,河西出了个出身卑微的平民子弟,他叫刘继隆,他协助张防御使收复了甘凉兰会四州,并独自领兵收复了河临渭三州。
曾经张议潮想要扶持起来的平民标杆,就这么立了起来,坚固到连他都无法损坏。
“我不该让他出走河西的”
张议潮有些后悔了,但后悔已经没用。
他抬头看向面前几人,张淮深、高进达、王景翼、王景之四人面上都在等待他的答复。
这个所谓的答复,便是准许张淮深驱逐张直方,吞并赤水军。
面对他们那充满期盼的目光,张议潮叹气道:
“朝廷能拿出十四万匹绢犒赏刘继隆,这说明国库充盈,只是至尊仁德,不想开战。”
“我们若是驱逐张直方,吞并赤水军,那朝廷若是关闭商道,还扶持回鹘、嗢末与我们为敌,那我们的局面就不好了”
由于张议潭被时刻监视,因此他很少能接触到朝廷核心的事情。
张议潭如许多藩镇留在长安的进奏使一样,都觉得朝廷依旧强大,神策军虽然有些腐败,却依然骁勇。
他们不如刘继隆对大唐知根知底,也不知道大唐已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