巢的事情也就被人淡忘了。
相较长安百姓在元宵佳节的狂欢,更多的百姓却依旧面临着天灾人祸的生存困难。
崔铉出镇淮南后,虽几次下令赈灾,奈何朝廷钱粮不足,赈灾的规模远不过几个县罢了。
相较于淮南数十个县的饥民,赈灾的粮食不过杯水车薪罢了。
有的饥民前往了山南东道,有的前往了江南东西两道,还有的前往了河南道。
只是他们无一例外的都被各道州兵给驱赶回来了,无奈只能上山。
可是即便他们上山谋生,却也要面对官府官吏的盘剥。
裴休改革后,各州县“山泽宝冶”的权力也收归盐铁使所有,百姓上山砍柴、寻野草谋生,也是需要交税的。
在这种官逼民反的背景下,许多饥民干脆聚啸山林,落草为寇。
一时间,淮南道各处山川落草者数以万计,而崔铉虽有心招抚围剿,却因为钱粮不足而作罢。
饥民见官府不围剿山匪,干脆也纷纷加入山匪之中。
一时间,淮南饥民确实少了大半,可盗寇却多了不知凡几。
崔铉见状,当即奏表朝廷,称“饥荒已定,淮南已经转危为安了”。
李忱得到其奏表时,已经是三月中旬,而他也并未怀疑崔铉的说法。
或者说,在他看来,些许饥民不足为虑,只要表面上能够维持太平就足够了。
“淮安已然安定,实乃可贺。”
紫宸殿内,李忱将崔铉的奏表放在桌上,满意轻笑。
见状,三相四贵纷纷称贺,而卢均则是在称贺后作揖道:
“陛下,淮南事情既然已经安定,眼下应当着手陇右,诸部剪除西境强藩了。”
“嗯”李忱颔首,随后询问:“卢相有何见解?”
闻言,卢均沉思片刻后作揖道:
“臣听闻回鹘自被杀败后,便举部西逃,其足迹从甘州居延海到安西不休。”
“不若下诏称其有功,俟其归复牙帐,册命可汗,随后责令张议潮提兵收复西州。”
“倘若张议潮收复西州,则擢授其四镇留后,安西节度使,再令张淮深任河西节度使,移镇沙州。”
“升调张直方为河西都防御使,总镇甘、凉二州。”
“擢升索勋为会兰观察使,节制会兰二州。”
卢均三言两语间,便试图将河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