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间杨复恭也买了好几次马,但刘继隆都限制着贩卖,每次多则七八百匹,少则四五百匹。
之所以如此,是因为杨复恭每次都交易的很急,这让刘继隆起了疑心。
加之王焘从西川打探消息,得知白敏中准备组建五千马军后,刘继隆便猜到了白敏中想干嘛。
无非就是获取便宜的挽马,等挽马足数,便一脚把自己踢开。
若非自己精明,白敏中这老贼的诡计还真成了。
“节帅,此次前来,是为了采买挽马,为此下官带来了一千匹织锦,五千匹绢帛。”
“相信以这些东西,足够采买八百匹军马。”
杨复恭精明算计着,他知道刘继隆不会卖他足数,所以才会往高处来说。
更何况他此前几次交易都没有买军马,今日提出买军马,想必刘继隆即便再怎么不愿意,也会多少卖自己一些。
“军马有,但不卖。”
面对杨复恭开出的价码,刘继隆摇头拒绝,毕竟军马这玩意,他手里也不多。
除了已经装备军中的八千匹军马外,牧场内的军马到现在也不过才选育了两千四百余匹。
更何况这其中有绝大部分还年幼,最少要精心照顾四年,才能服役军中。
他除非犯了疯病,不然根本不会想着贩卖。
“节帅,那吐蕃在维西猖狂,时常入寇劫掠。”
“下官深知军马培育不易,但劳请节帅您抬爱,卖一批给下官。”
杨复恭的目的就是军马,听见刘继隆不卖,他立马急眼了。
对此,刘继隆也有自己的心思。
军马现在是可不能卖的,但为了与剑南道的生意,他还是得画个饼给白敏中和杨复恭。
“监军不知,陇西的军马,多为西域大宛马所培育后代的后代。”
“虽说血脉不深,却也比普通的突厥马和鞑靼马、番马要高出不少,身子强健。”
“以我陇西军马一匹,足可换吐蕃军马三匹。”
这倒不是刘继隆自吹自擂,毕竟吐蕃在占领西域后,将西域的良马迁徙到了河西培育。
虽说吐蕃几次败家战役折损了许多军马,但河西与陇右的马场却依旧存有大宛马的后代。
临州的马场中,甚至还有三十几匹精贵的三代大宛马。
虽然不如其祖辈血脉精纯,却也比普通良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