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上太多,被刘继隆当成种马来驱使。
每每到了春季,这三十几匹三代大宛马,都需要对付最少二十匹母马,直到精疲力竭才能得到休息。
“这”
杨复恭也没想到刘继隆自己出身不高,养马却条件那么高。
换做西川,别说用吐蕃良马来育种,就是突厥良马也是极佳的选择。
“这样吧,我送两匹军马给白司空与杨监军,至于买马的事情,不如买买乘马吧。”
“陇西的乘马,不比番人和关内道的军马差。”
刘继隆极力推销着自家的乘马,而杨复恭见他态度不像作假,只能尴尬笑着应下:“好不知乘马价格?”
“每匹十五贯。”刘继隆的回复很快,但价格也更高。
杨复恭心中无奈,可还是得买。
“既然如此,便买一千匹吧。”
他随口一说,并不觉得刘继隆会卖给自己,但事实证明刘继隆真敢卖。
“好!”刘继隆应下,不等杨复恭反应过来,便做出承诺道:
“虽说军马培育不易,但若是杨监军三年后再来采买,我此处每年皆可供应数百匹。”
“具体的数量,还得看看到时的情况才行。”
刘继隆画了个饼,至于杨复恭是否选择吃,那就看他自己了。
“多谢节帅”
杨复恭凭借刘继隆几次限制他采买挽马,早就猜到了刘继隆兴许知道他与白敏中的心思。
原本想着这次采买些挽马便中断商道,可刘继隆现在竟然愿意贩卖乘马,还许诺日后贩卖军马。
乘马与军马的价格差距没有挽马与乘马的差距那么大,若是陇西的军马价格在三十贯以内,那还是值得考虑的。
想到这里,杨复恭决心回去与白敏中商量一下。
在他这么想的时候,刘继隆也起身送他走出了正堂,同时派人送他前往寅宾馆。
一笔生意就此达成,一万五千贯的生意,足够向山南西道采买两千七八百名百姓了。
想到这里,刘继隆哼着小曲朝内院走去。
与此同时,本该在肃州等待消息的张议潮,却轻装简行来到了凉州的番和县,并召来了张淮深。
“叔父!”
张淮深急匆匆赶来,见到坐在番和县衙堂内的张议潮时,鼻子顿时酸楚。
张议潮两鬓斑白,面部的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