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大部分将领和兵书所讲的东西。
李商隐接触的那些节度使,通常只会告诉他将领应该怎样思考问题,决断的时候注意什么,战局的把控,投入兵力的时机之类的问题,
但是刘继隆所讲的,是告诉他如何建设一支军队,如何挑选士兵,如何做好军队的组织规划,迎战时的队列选择,如何行军扎营等等。
可以说,刘继隆讲的这套,只要听课的人认真听了,那即便是一个什么都不懂的农夫,按照他这套来,也能当好一个伙长。
李商隐以前务虚,而今务实,因此对于刘继隆这套,他是恨不得把一个字掰成两个字听。
即便大军渡过乌逆水时,李商隐都寸步不离的跟着刘继隆,更别提吃饭了。
“这乌逆水也不深,收复凉州后,还得在这里修建石桥才行。”
乌逆水北岸,刚刚渡过河水的刘继隆与李商隐交代着。
与此同时,负责塘兵的窦斌也接到了前方塘兵的消息,策马来到刘继隆身旁作揖道:
“节帅,前方的乌城堡已经废弃好几年了,应该是李仪中撤往甘州去后,便没怎么管过了。”
“嗯”刘继隆应了一声,随后对其交代道:
“先安排一伙弟兄带三个月的粮食上去驻扎,等到收复凉州后,扩兵到一队。”
“是!”窦斌应下,随后调转马头前去安排。
与此同时,刘继隆目光看向后续跟来的张昶道:
“此地距离昌松还有一百里左右,眼下还是正午,行军三十里后扎营。”
“明日走七十里包围昌松,三日内将城池挨个收复。”
“末将领命!”张昶同样作揖应下,接着转身与军中都尉、校尉吩咐起来。
此次北征大军,不论兵卒还是民夫,所有人都十分冷静。
似乎在他们看来,收复凉州就是搂草打兔子的事情,十分简单。
两个时辰后,陇右兵马行至洪池岭较为开阔的一处地方,旋即开始扎营。
李商隐期间自然是跟随张昶、窦斌学习起来。
即便日后他在凉州有陈瑛、曹茂帮忙,但他自己也要能做到基本的“知兵”才行。
他从黄昏看到入夜,直到大军造饭成熟,他这才与曹茂一同端着饭菜走入牙帐内。
“如何了?”
刘继隆瞧他意犹未尽的模样,当即询问起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