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百多万的欠饷也不用支付了。
神策军号称十二万,然而被刘继隆先后两次打击得全军覆没,户部和度支在兵册上为其销籍的便不下七万。
哪怕神策军兵册再怎么造假,也最多造五万,所用军饷决不可能超过昔年。
正因如此,北司才迟迟没有交出神策军的兵册,因为兵额从十二万降低到五万,而今大家又东迁,其中利益如何分配,并非十天半个月就能商讨好的。
正因如此,殿上的亓元实主动站出来说道:“陛下,神策军受创亦重,新的兵册亦在编选。”
“臣以为,神策军不过五万之数,而今叛军随时会攻打潼关,臣请陛下准许神策军扩军三万。”
亓元实想要从李漼嘴里得到好处,可李漼也不傻。
朝廷的度支情况好不容易改善,若是自己励精图治,兴许还有还复旧都的可能。
若是真对神策军让步,那他岂不是又要受限于神策军?
如今东都有陕虢、东畿等近万兵马,而神策军不得不分兵驻守潼关,在洛阳的只有不到七千人。
这种局面下,自己好不容易有和北司群宦谈判的筹码,他自然不可能自断臂膀。
想到这里,他收敛心神道:“朝廷钱粮无以为继,神策军扩军之事暂止。”
“陕虢毕竟是要地,又负责潼关、弘农等处防守,朕决意以李昌符为陕虢防御使,增募兵卒五千,补足万人之数。”
“此外,潼关、弘农、陕县、峡石、雁翎等处关隘城池,尽皆加筑。”
“李昌符既然能从陇东突围南下,自然有过人本领,其兄李昌言调往河中担任左兵马使。”
李漼的话,令亓元实脸色不算好看,但局势摆在眼前,他也不敢在这种动荡时刻和朝廷撕破脸。
毕竟他们如今的力量,确实与南衙和皇帝所掌控的力量相差不多。
若是撕破脸,届时刘继隆再次东侵,那他们可真就后悔都来不及了。
“陛下,沙陀军使李国昌以兵马不适江南气候为由,请调返代北。”
“臣以为,可调李国昌部北上,与张神武会师后,联合崔使相,将河东跋扈兵马镇压,重新掌控北都。”
“为此,可擢授李国昌为大同防御使,节制云、朔、蔚三州。”
“此外,亦可擢授李国昌之子李克用为振武军节度使,给予其收复振武的决心。”
百官中,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