亩,党项诸部不计入内。”
“京畿四十七万七千四百五十二户,二百三十八万七千二百六十口,田一千二百七十七万六千余亩。”
陈瑛先禀告了图籍上所登记的会昌年间人口和耕地数量,接着继续说道:
“经诸道官吏丈量清查,关内道有一十九万二千九百五十七户,九十六万四千七百八十五口,田三百九十四万三千余三十二亩,因水渠堰堤废弃而抛荒超百万亩。”
“京畿四十万五千三百七十户,二百零二万六千八百五十口,田八百五十二万五百六十二亩,因水渠堰堤废弃而抛荒超四百百万亩。”
丈量清查后的结果出来了,相比较唐武宗、李德裕执政时的情况,二十多年后的如今,关内道和京畿道少了五十多万百姓,更少了六百多万亩耕地。
与三川情况不同,三川人口相比较会昌年间增加、减少的原因,基本都是因为陇右吸纳三川人口,故而增加减少。
过去十几年里,陇右并未能从关中和关内获得太多人口,林林总总算起来也不过十几万口,剩下的三十几万口,大概率是逃难逃荒,亦或者饿死了。
实际上按照数据来说,消失的应该不止三十几万口,毕竟百姓也会生孩子,而关内和京畿因为兵灾而死去的人口并不算多,所以大部分百姓死亡,基本都是因为饥荒。
至于抛荒的问题,也不能都怪在李忱、李漼两人头上,至少就此前水部的汇报中来看,关内和关中的水渠堰堤开始荒废,已经有近百年的时间了。
可以说,这是安史之乱后,诸多皇帝遗留的问题。
“昔年开元,关内和京畿有四百六十余万口,而今竟然不足三百万口,唉”
高进达毕竟兼管户部,因此唐廷没能带走的那些文册,他自然也翻看过。
开元年间光纸面记载的关中、关内人口便有四百六十余万,若是算上隐户则更多,五六百万也并非不可能。
汉军用陇右出身的官吏配合军队去丈量田亩,加上废除丁税,百姓不抵抗登籍造册,而富户又不敢隐瞒人口。
在种种条件加持下,丈量清查的土地田亩和人口,应该是很精准的。
由此可见,安史之乱给大唐带来了多么大的损失,直到百年后,关中和关内的人口都没能恢复到安史之乱前。
“眼下我军治下诸道有多少人口和田亩?”
刘继隆倒是没有高进达那么伤感,他直接询问起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