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自己提供纸笔砚墨的普及官学制度。
这个过程是很漫长的,而折冲府的官学,只要是屯兵子弟就能就读,这对当下的百姓来说,还是有很大诱惑的。
“陛下,折冲府如此优待兵卒,恐怕都督府治下战兵埋怨”
有人开口,刘继隆循声看去,结果发现开口之人竟然是闲赋家中许久的马成。
马成如今领着正二品的上柱国的俸禄,但并没有实职,原因不仅仅是因为刘继隆在用他警示那些拉帮结派的人,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他年纪太大了。
马成如今六十有五,加上他领兵打仗和治理地方的能力确实不行,所以刘继隆只能让他领个虚职,保全他富贵。
马成显然不太甘心做个虚职官员,如今试图表现,但明显人老之后有些糊涂,表现错了地方。
马懿也知道自家阿耶有些老糊涂了,所以不等刘继隆开口,他便主动驳斥了自家父亲。
“陛下,臣以为上柱国此话不妥”
马懿突然站出来,这让马成有些错愕,但马懿接下来的话便让马成知道了自己的不妥。
“臣以为,折冲府既然要设置在边塞苦寒之地,那军饷和待遇高些也无妨。”
“战兵若有非议,可自行选择调离战兵一职。”
“此外,军中老卒不少,四十以上的老卒足有近万人,倒不如趁此机会,让老卒们自行选择调离战兵,可酌情拔擢一级或两级。”
马懿这番话,看似驳斥了老卒们的面子,但实际上却在为老卒考虑。
战兵的要求在十八岁到四十五岁,而许多老卒都超过了四十岁,距离退役也就几年时间。
如果能够调任折冲府,担任屯军军团,说不定还能继续干几年。
他的话,赢得了不少关陇官员的支持,高进达也附议道:
“陛下,臣以为,屯兵所遭遇的敌军,无非就是土浑、吐蕃及回鹘等疲弱之徒,可酌情将年龄上调。”
“臣以为,屯卒可上调至五十岁。”
“陛下,臣附议”
高进达话音落下,数十名河陇官员纷纷表示支持,毕竟四十岁以上的老卒,基本都是河陇出身的,说不定就是他们曾经的部下。
能为部下谋福利的机会,他们自然不会放过。
刘继隆也清楚他们的小心思,但他也乐见于此,毕竟老卒虽然身体机能下降了,但眼见还在。
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