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昌如此情况,显然已经无力回天,殿下此举并无不妥。”
郑畋话音落下,当即看向刘继隆,对其作揖道:“战事若开,十二万大军现有钱粮恐怕不足。”
“臣愿往宣武而去,为大军征募粮草、民夫。”
刘继隆看着郑畋,虽然郑畋已经归心,但他还是有些不放心,故此看向罗隐。
“昭谏,你随郑尚书往宣武走一遭吧。”
“臣遵领敕令”
罗隐眼神闪烁,他清楚刘继隆派他跟随郑畋前往宣武的意图,除了历练自己,更多的还是监督郑畋。
接下来的战事,绝对是大唐自四镇之乱后,规模最大的一场战事,甚至超过了四镇之乱,达到了安史之乱的程度。
如果不能平定诸镇作乱,那汉军必然会元气大伤,河南、河北更是会被彻底打烂,容不得刘继隆自信。
罗隐都能想到的事情,刘瞻、萧溝及郑畋、高进达、李商隐等人自然也能想到。
只是刘瞻、郑畋、萧溝三人也明白,他们毕竟跟随刘继隆时间太短,刘继隆不信任他们很正常。
“殿下,臣”
李商隐想说些什么,但这时赵英却急匆匆走入正堂,对刘继隆作揖行礼:“殿下。”
“何事?”刘继隆看着赵英面露喜色,当即便知道是出现了好事情。
“江陵传来消息,此前往崖州的商队回来了,眼下崖州岛上的豪强与俚僚已经争斗十余年,朝廷此前派出的人,不少被俘或充为奴婢战死。”
“此次商队所率护卫数量众多,俚僚不敢招惹,殿下所说的俚僚技艺已经带回,并带回了棉种,被俘的人也被赎回。”
“另外江南的高骈正在调兵东去,恐怕是要对江东和两浙动兵了”
赵英带来了一则好消息和一则坏消息,好消息虽然对现在的局势没有帮助,但它对日后的局势,却取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棉花和棉织技术能让汉人开始制作棉织品,而军队如果有了棉衣,也将能前往更北方、更寒冷的地方。
最后便是自己几次派出的人,竟然经历了这么多事情,这让刘继隆心里不免愧疚。
“敕令,棉种与技艺带往河西、西域,关内、关中等处培育,另外看看此项技艺,能否用于西域棉花。”
“前往崖州的弟兄,均拔擢两级,赏钱百贯,赐宅邸一座。”
“此前前往崖州被俘的弟兄,拔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