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将告退”
诸将告退,康承训当即便手书派人送往北边的泗州,准备向王式表明态度。
两日后,随着汉军进驻泗州盱眙县,康承训所派使者也携带着他的手书来到了盱眙。
王式将书信内容看过后,这才传递给众人翻看,同时说道:
“康敬辞此人,老夫十分了解。”
“其子嗣没有出众者,他虽贪恋权势富贵,却知道审时度势。”
“更何况淮南遭受战火袭扰数年,如今又遭遇大旱而缺粮,百姓皆以野草树皮为食,他即便有心抵抗,却也没有实力阻挡。”
“故此,这封手书内容可信。”
王式既然开口,众人便纷纷颔首附和起来,而王式也继续补充道:
“对于如何接受淮南投降,此事还是得仔细斟酌。”
“淮南几次输送粮草给朝廷,此外又没有任何叛乱之举,对其态度不能与其他藩镇同日而语。”
他这番话有一定道理,毕竟朝廷讨平河北诸镇,乃至朱全忠及徐泗的时溥等人,都是依靠着他们不法在先,朝廷出兵在后。
康承训安分守己,不仅钱粮按时起运,也并未响应任何表文。
对于怎么招降他,用什么条件招降他,这件事显然不是王式及众人可以做主的。
“听闻殿下已经南下至博州,若是派出快马传信,来回不过十日,想来康承训也能等待。”
李阳春主动开口,王式听后微微颔首:“老夫亦有此意,不知陈都督以为如何?”
王式询问起陈靖崇,陈靖崇没有什么意见,点头道:“以王尚书为主。”
“既是如此,那老夫便派人询问殿下。”
没有任何犹豫,王式很快写好奏表,随后夹带康承训的书信,派遣快马携带北上。
在快马昼夜疾驰,换马不换人的情况下,快马只花费了四天时间,便将奏表送到了刘继隆面前。
不过此刻的刘继隆却正在博州聊城城外,指挥着河北数十万百姓在疯狂掘井。
这个时代的河北仍旧水源丰富,但再怎么丰富的水源,也架不住老天五个月滴雨不下。
距离秋收还有半个月,但许多粟穗却都出现了空粒的现象。
这不仅仅是土地肥力不足,还有就是缺水的缘故。
正因如此,刘继隆征集全河北的水工,准备在河北地区大肆掘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