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好,但回忆令它多添了几分味道。
“泡这个茶。”他看向曹茂,曹茂也早早准备好了,连忙令人弄来新的茶具。
在他泡茶的同时,几名身体残缺,装有假肢的庖厨则是端着木盘,一瘸一拐的走入堂内,将几盘肉菜及一碗炖羊肉及羊汤摆在了桌上。
“留饭了吗?”
刘继隆抬头看向他们四人,四人连忙憨厚笑着点头:“殿下放心,某等自然不会亏待自己。”
见他们如此,刘继隆笑着点头,回头拿起了筷子。
见张延晖一脸疑惑,同桌的曹茂则是解释道:“殿下的安危是天下的重中之重,故此庖厨也得精心挑选。”
“许多老兄弟残疾过于严重,甚至连退役到地方担任州兵都无法完成训练,故此便只能退役后重新扫盲,担任吏员或各州县衙门的庖厨、帮工。”
“过几日汝去了蔡州,便知道朝廷是怎么安置这些人的了。”
张延晖闻言点头表示了解,而刘继隆此时也端起了山丹的茶水,抿了两口。
“不错,还是原来的味道。”
记忆中原本模糊的味道,此刻变得清晰起来,刘继隆忍不住挂上笑脸。
尽管这茶水没有那些贡茶那么好喝,但对于刘继隆来说,它便是天下之最。
“山丹的茶田,如今有多少亩了?”
刘继隆记得他离开时,山丹的茶田有八百余亩,只是不知如今又发展如何了。
他的热情令张延晖汗颜,略微尴尬道:“近年来不知为何,茶田产量日渐减少,已经不足五百亩了。”
他的话令原本热情的曹茂、刘继隆表情凝固,但最快反应过来的还是刘继隆。
山丹在后世本就是种植茶叶的地方,只是因为盛唐温暖期才导致了当地可以种茶。
如今十余年过去,温暖期正在走向寒冷期,哪怕全球气温只下降零点一度,也足够摧毁本就脆弱的山丹茶田了。
不出意外,这山丹茶田也喝不了多少年,便要绝迹于西北了。
“物是人非啊”
刘继隆不得不感叹起来,但他感叹的不仅仅只是山丹的茶叶,还有此时活跃在北方的各种动植物。
如今剑南、湖南、黔中及两浙还有犀牛活跃,而大象也活跃在岭南与大礼,关中河南还能见到竹子,以竹子来造纸。
不过再过几十上百年,这些动植物都将因为气候从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