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之谁再劝某投降高钦,便莫要怪某不留情面了!”
他语气凶狠,顿时镇住了众人,使得众人不敢开口。
这时反倒是作为杨行愍谋士的袁袭走了出来,对着杨行愍作揖道:“节帅此举,看似愚忠,实则英明。”
不等杨行愍说话,袁袭便看向众人,替杨行愍安抚众人道:
“节帅若是听了汝等所言,投奔高骈,那才是自降身份,自寻死路。”
“莫要忘了,这天下非江南一地,北方刘继隆强盛,据闻近段时间又在江北大举调度兵马,俨然有南下的打算。”
“若是刘继隆南下,我军投向了高骈,高骈定然会调遣我军西去坚守,而换上自己的兵马来驻守江东。”
“且不提西去作战何其艰苦,单说高骈早年掌握三川都能被刘继隆击败,而今还未占据江南,又如何挡得住刘继隆兵锋?”
“依某所见,刘继隆讨平高骈也不过三四年时间,我军依靠江东,如何坚守不得?”
“节帅要投降,也应该投降刘继隆,为何要投降必输的高千里?”
袁袭安抚住了众人的心,他们这才想起了,在长江以北还存在着一个庞然大物。
只要他开始对付高骈,那江东肯定能守住,届时再投靠刘继隆,不仅有牵制高骈之功,还能以更高的地位投降,获得更高的官职。
高骈再厉害也不过只是渤海郡王,而刘继隆可是掌握朝廷,开府仪同三司的汉王。
投靠刘继隆,肯定比投靠高骈获利更多,这是毋庸置疑的。
“先生高见!!”
众将闻言佩服之至,而袁袭则是笑着摇摇头:“不过愚见罢了,只是汝等皆为局中人,某在局外,自然看得清楚。”
谈及此处,袁袭又转身看向正在思索的杨行愍,对其作揖道:“仅凭我军,想要坚守数年还有些困难。”
“可若是能联合董昌、钱镠一同坚守,挡住高千里兵锋轻而易举。”
袁袭这话倒是点醒了杨行愍,此前他们虽然与董昌合作,但确实没有出力,主要是在后方袭扰袭扰粮道。
如果他们两方一开始就精诚合作,也不至于在两年时间里丢失六个州。
“好!”
杨行愍不假思索的应下,随后亲自手书令人送往了杭州。
在他派人送出手书的同时,他个人也带兵撤往了北边的溧阳,并派信给李神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