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人看出了自家高王似乎并不想在北方与刘继隆决战,而是更偏向割据江南。
在众将的注视下,高骈起身来回踱步,迟迟拿不定主意。
他舍不得江北八州,哪怕八州已经没有多少百姓,可这毕竟是北征的桥头堡。
此外,他也清楚若是自己坚持在江北八州与刘继隆交战,那刘继隆完全可以利用骑兵来轻松调动他麾下兵马。
刘继隆麾下的骑兵、马军着实太多,在长江以北与其交战,并不是个好主意。
思前想后,高骈不免有些烦躁,但当他目光看向高钦后,他又突然冷静了下来。
想要北征并不容易,若是君王有能力倒是好说,可若是没有能力,那就是祸事了。
好在高骈没有想着北征,他想的,始终都是利用江北的长江、汉水、大别山等诸多防线来层层消耗汉军,以此为自己入秋后的手段做准备。
“敕令,梁缵、俞公楚,坚守江北诸州县,没有吾军令,诸州县兵马不得辄动!”
高骈的话令众人失望,因为这代表他们很有可能要转变战场,重点投入江北了。
“此外,告诉他们,没有任何援军,只有接应他们的水师兵马。”
“另外告诉邝师虔,在江西募兵三万,随时准备增援我军。”
“是!!”众将闻言,尽管都不认可高骈两线作战的决定,但在东线与已经被重创的宋威、董昌作战,肯定要比去北线面对汉军兵锋要好。
更何况讨平了江东,再继续北上袭扰淮南也是不错的手段。
在高骈敕令下,整个江南都开始有所行动。
三日后,高骈拔营攻往宣州治所的宣城,而此时的宣城却根本没有太多兵力来阻挡。
“砰!!”
砸击桌案的声音在宣城衙门内传出,素来沉着的杨行愍,此刻却脸色有些难看。
只因在他面前的众多将领中,竟有不少人都劝说他归降高骈,献出宋威。
面对众人目光,杨行愍尽力压着脾气,但语气依旧不善。
“某杨行愍虽不是什么君子,却也不会恩将仇报!”
“宋使君对某有恩,让某献出宋使君,某做不到!”
杨行愍这话不假,当初若非宋威挑选他,并一步步对他拔擢,他如何会有今日的地位?
“兵马不足就撤往溧阳,守不住溧阳就守无锡,守不住无锡就守乌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