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廷要均田,衙门却几个月不均,定是狗官不舍得田地,乡里们都去县衙讨个说法!!”
随着刘继隆南下的消息传开,原本还在畏惧刘继隆威势的那些豪强顿时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
裹挟百姓去冲击衙门,放火烧毁官仓官库的事情屡见不鲜,河北道虽有兵马,但主要都在防御北边的奚人和契丹人,在河北中、南部的兵马并不多。
面对烽烟四起的河北道,担任观察使的罗隐也很果决,直接请令从河南、河东等处调兵针对这些豪强开始讨平。
不仅如此,为了彰显朝廷的诚意,他还分兵保护了那些世家的门庭,使得河北的不少世家在几个月的时间里选择作壁上观。
河北的烽烟,从二月燃烧到了四月,众多豪强被军队镇压、讨平。
罗隐在其中发现了不少有意思的事情,因此特意奏表送往了南阳。
刘继隆看到他的奏表时,已经是四月下旬了。
“僧尼寺庙也参与其中了?”
南阳城内的院中,曹茂看着被刘继隆刚刚放下的信纸,对于信中所说僧尼寺庙也在暗中派遣奴仆抗拒均田的事情感到诧异。
曹茂接触的僧人,大多都是悟真与其弟子那种品德高尚的僧人,所以他还没遇到过有僧尼指挥奴仆抗拒均田的事情。
“并不奇怪,这些僧尼手中土地可不少,朝廷早就颁布过法令,要均平寺庙的土地,重新考核僧尼佛法而收回度牒。”
“这群人想来也是知道这点,所以才选择帮助豪强们。”
刘继隆与他解释着,目光却停留在关内道张昶送来的奏表上,眉头微皱。
“告诉罗昭谏,只要有证据,不管寺庙中僧尼名声如何,尽数抓捕后发配平州。”
“此外豪强家产尽数充公,不要在乎世家如何看待朝廷,大不了将古董字画及书册类尽数便宜卖给他们,日后再找个机会寻回便是。”
“是!”曹茂应下,他自然知道所谓的“寻回”是指什么意思。
在他应下的同时,刘继隆将张昶的奏表放在桌上,冷声说道:
“这李思恭数月不回消息,莫不是以为靠这个地斤泽便能挡住朝廷大军?”
“敕令张昶、郑处、安破胡,征调镇内骑兵及马步兵,兵分三路强攻党项,不从迁徙者斩!”
“臣遵令。”曹茂见刘继隆要动兵,连忙应下此事,随后派快马前去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