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他送出消息的同时,远在江陵城的刘继隆,也在一封封捷报中,接到了洛阳的奏表。
“申州、光州、随州都被拿下,大别山的八关被攻下也只是时间问题。”
“这高千里的手段不算高明,不过进达病倒了,这确实是吾没有想到的。”
延光阁内,刘继隆站在这昔日元稹与白居易观赏江景的地方,远眺阁外长江景色,眉头微微皱起。
“以义山的性子,既然接过担子,答应了进达的要求,必然不会特别奏表与吾。”
“这件事情你且派人去查查,看看是谁在针对他。”
刘继隆背对着赵英开口,赵英闻言颔首,继而作揖道:“殿下,只是不知查出来后”
“暂时不用处置,不过吾确实得给义山写封手书,让他安心在洛阳理政。”
他将赵英所说打断,继而转身坐回主位,提笔沉思片刻后才落笔写成一封手书。
在将手书递给赵英的同时,他特意吩咐道:“敕令张昶、郑处围剿党项的李思恭,若是他还负隅顽抗则不必留手。”
“敕令斛斯光,令他以骑兵驰援代北,莫要让李克用入寇成功,至于契丹的宵小之徒,日后再收拾也不迟。”
“是!”赵英连忙应下,他知道这是自家殿下在给北边那群人找事情做,哪怕没有这些宵小之徒入寇闹事,自家殿下也会安排。
如今这群人既然闹事,那便正好趁此机会,好好安排北疆的这些将领收拾入寇异族。
“洛阳那群人,最近是否有什么异动?”
刘继隆询问赵英,赵英闻言低下头道:“豆卢瑑、裴澈等人似乎在密谋做些对您不利的事情。”
“殿下,要不要某现在就派人将他们”
“不必。”刘继隆摇摇头:“不差这一时,等收复了南方,便将他们一并收拾了。”
赵英见他已经有了安排,便不再主动说些什么,只是确认他没有吩咐后退出了延光阁。
在他走后,刘继隆则是琢磨起了朝中的事情。
豆卢瑑、裴澈等旧臣不过是跳梁小丑,他真正需要担心的,还是自己的那些老兄弟们。
天下平定后,朝廷必须要改革制度,而可供刘继隆参考的,只有宋元明清。
元的制度过于混乱,不太适用于如今。
宋代因为紧邻五代十国,教训过于深刻,去武的风气太重,对武将限制也太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