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卢瑑、裴澈、张直方等人纷纷隐忍的看向刘继隆,只因他们已经从刘继隆的出现,看出了他的态度。
刘瞻与萧沟深吸口气,对视过后率先走向刘继隆。
官员们纷纷让开,站在最前方的则是大病初愈不久的高进达,以及暂代同平章事的李商隐,还有马成、尚铎罗、李骥、韩正可、张淮澄、张延晖、李衮师、陆龟蒙、张瑛等等位高权重之人。
在这其中,李骥表情尤为复杂,四十岁的他看向刘瞻等人,又忍不住看向站在乌头门下,台阶之上的刘继隆。
对于这么多年的禁足,李骥心底若是没有埋怨是不可能的。
只是随着前线捷报一份份往后方送来,李骥也渐渐麻木起来,心中更是惧怕刘继隆将自己禁足一辈子。
如今他得以解禁,还能亲自目睹这场景,心中已经没了遗憾,但他也明白自己与自家殿下的感情恢复不到曾经了。
想到此处,他不由得低下了头。
在他身旁,站着此刻担任五军都督府大都督的马成、尚铎罗等人。
他们虽然穿戴紫袍,但谁都知道他们并不管事,早已淡出庙堂。
相比较他们,群臣更重视李商隐及韩正可、李衮师、陆龟蒙、张瑛、张淮澄、张延晖等青壮派。
“门下”
“咨尔太尉、汉王:朕每观上古之书,以尧舜为始者,盖以禅让之典垂于无穷,故封泰山,禅梁父,略可道者七十二君,则知天下至公,非一姓独有”
“今遣持节、银青光禄大夫、同平章事刘瞻等,奉皇帝宝绶,敬逊于位。”
“於戏!天之历数在尔躬,允执其中,天禄永终;王其祗显大礼,享兹万国,以肃膺天命。”
“朕退居别宫,克终天年,永奉烝尝,以申诚敬。”
“布告天下,咸使闻知”
乌头门前,随着刘瞻将诏书内容诵读完毕,门外群臣纷纷仰视望向刘继隆,有的人希望他快些接诏,有的人则是希望他拒绝接诏。
面对众人注视,刘继隆却长叹一声,面朝群臣道:“诸公既以苍生为念,强孤承此大统,事出无奈,不得不受;然当告于天地二事。”
“其一,唐室宗庙,永享烝尝;其二奉陛下为唐王,子孙皆封郡王,世袭罔替。”
眼见刘继隆竟然说出要封李佾为唐王,且将其子嗣尽数封为郡王,世袭罔替时,李商隐等人不等豆卢瑑等人发作,率先躬身行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