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移视线,安抚人心之举。
可事实上,在那样紧迫混乱的时期,为了一个本不应有的承诺,调动含光星系内本就不那么充裕的资源,去修建两个如此奇葩的星系内星门,对于许多天渊遗民来讲,无异于圈养的猴子翻筋斗,又故意在笼子上撞得头破血流,去惹外面的看客发笑。
而接下来,两个星门陆续建成之后,在赤轮裂隙周边未能起到其宣称的作用不说,往后七八千年时光,甚至发生过控制权多次被孽毒活体、域外种夺去的糟糕事件。以至于很多次,强横孽毒活体和域外种甚至反过来利用星门,直接杀到含光星系宜居带边缘,虚弱的天渊帝国,几乎就有倾覆之厄。
如此事实,似乎也证明了世人对这两处星门的评价。
以至于到现在,它们两个都还没有混上正式的名称,从官方到民间,仍然是以一星门二星门称呼。
甚至含光星系内部一些异见人士,都以星门为名,搭伙结社,以示嘲讽。
或许正因如此,天渊帝国建国以来,一直牢牢把控在湛氏皇族手中的至高权力,在这场堪称灾难的
战略规划落实后,于第四个千年伊始,便已旁落。
大君合议庭、帝国元老院、百族议会等一系列临设、常设机构,在后面几个千年时代,事实上代替了湛氏皇权,陆续或轮流成为事实上的决策层,并且再也没有还政于湛氏,
只是将其高高供奉在上面,成为帝国的象征和吉祥物。
哪怕罗南切入的这个时代,湛氏皇族有那一位不世出的冥殿下,执掌了军事大权,事实上成为了天渊帝国第一人,却也没怎么涉足政务——这一切的一切,可以说都是一星门二星门事件荡漾数千年的余波。
目前罗南所见到的孽劫世的历史资料里面,并没有提及,为什么一星门二星门如此失败的工程,在酿成了无数的麻烦和惨剧之后,仍然可以顶着尖锐的争论和漫长岁月的冲刷,持续存在。
可话又说回来,对任何一个事件,只要它延续的时间足够长,历史总会给它以翻转的可能性。
七八千年前的天渊遗族们,无论如何也想不到,天渊帝国在此魔域垂死挣扎了近十个千年之后,随着以冥殿下为代表的一批强者横空出世,几百年时间积累渐厚,对含光星系的掌控力持续增强,事态已然大不相同。
一星门和二星门的战略地位,竟是依稀像最初制定所谓战略规划时那般,逐步彰显出来。
它们已不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