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轻易就被打穿的漏洞,哪怕与孽毒活体和域外种的冲突依然激烈,天渊帝国常备军也已经连续4个世纪,完美封堵这两个方向上的冲击。甚至在最近这百来年的时间,真正将它转变成为传送军队和资源的快捷通道,甚至如当年战略规划所吹嘘的那样,可以推动天渊体系力量跨过星门,以最小的损耗布设庞大构型框架系统,更高效传输璇晶阵列的加持力量。
也是这段时间,从一星门和二星门辐射出来的超巨型构型框架,越来越像其理想状态下两个逐步舒张开的大碗,将赤轮裂隙环扣包裹。一旦真的封合,天渊体系周覆,全面压制,再期以数代人之力,谁敢说赤轮裂隙不会被彻底封死?
目前,这样的局面只是初见端倪,却已经足够激励相当一部分天渊遗族为这万年未见之曙光,前仆后继、高呼奋战。
罗南接入的这次赤轮二星门战役,就是在前面一系列可喜进展的基础上,持续拓展跨星门构形框架的一次重要行动。
要知道,哪怕是能够强行干涉时空的构形框架,真要稳定发挥它的作用,也是需要有足够的物质基础作为承载节点的。本次战役的目标,就是要在二星门所指的赤轮裂隙周边星域,占据足够多的星体节点。
这里面既有被赤轮裂隙彻底俘获的、围绕它运行的一些卫星,这上面有大量孽毒活体、域外种和麻烦造物盘踞,有的甚至连卫星本身都给活化或异化;
同时也包括此前上百年时间,在别处经过充分改造,又试图推入赤轮裂隙引力实控边界地球上大概叫希尔球半径之内的堡垒节点。
可以说,天渊帝国为了封死、攻破赤轮裂隙,简直就是要在它周边强行再造一个针对性的天体系统。
既然是这般设计,受限于含光星系内部的时空环境和天体运行规律,赤轮二星门战役就只有非常短暂的窗口期。
一旦错失了窗口,最好的结果也不过是那些巨型堡垒节点未能及时入轨,有限的机动力也未能补救,需要再花个几百年,循着公转轨道绕回来,再尝试切入,空耗许多光阴。
当然,还有一种可能性,就是这些花费上百年时间、消耗大量资源建设改造的巨型堡
垒成功入轨或部分入轨,却因为后续支撑不到位,导致已经入轨的堡垒节点被孽毒活体和域外种强行打爆。
无论哪种损失,都会给当下的天渊帝国当头一棒,几百年来层层累积的军心士气可能要受到重挫,将是很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