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张挖掘新道,最后朝廷用了朱工部的方案。”
王之桓点头,嘉靖末年的治黄分歧他是亲历者,知道的自然要比苏泽多。
苏泽接着说道:
“具体黄河之事,苏某也是不清楚的。”
“潘公在信中主要还是讲了徐州段的黄河。”
“元代贾鲁治河以后,黄河独经徐州,大运河徐州段完全是‘借黄行运’,徐州遂成漕运重地。”
“可潘公却说黄河有隐患,这是什么道理?”
王之桓不愧是专业水文官僚,他立刻说道:
“这个简单,徐州城是倚黄河而建的,元代治黄后,黄河运河在徐州段合流,但是泥沙也在这里堆积,河堤越来越高,上一次朱工部修造徐州黄堤,已经超过了徐州城墙高度了。”
“如果黄河水患,那徐州城就会遭殃,而且借黄行运之后,徐州段的漕运因为泥沙淤塞,行船困难。”
苏泽装作恍然大悟的说道:“原来如此!”
他叹息道:
“看来苏某是找对人了,这世上能和潘公讨论河政的,也就是王侍郎一人了!”
苏泽接着问道:
“若是黄运分流,重新挖一条运河北上,王侍郎觉得可行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