坊,不过让沈思孝潜逃了,朝廷已经革去他的功名,发下海捕文书追捕他了。”
“但是沈思孝的君子报没了几天,京师又有以这个名字的报纸出现,迅速风靡京师。”
苏泽甚至想要用事后画册来确定,这新的君子报到底是不是沈思孝所办的,要不要一举解决掉这个麻烦。
但是想想还是算了,沈思孝已经被革去功名,政治上等同于死人,事后画册不应该用在这种地方。
君子报在京师小有名气,有人以它的名头再办报也是正常的。
苏泽一看,这报纸的头版头条,竟然不是转载朝廷的邸报,而是一篇有关南北税赋对比的文章。
等苏泽看完后,罗万化说道:“子霖兄,这文章是不是颇类你?”
苏泽苦笑,这帮人不仅仅抄自己的报纸,连自己的分析方法都抄去了。
整个文章的前半部分,都是列举数据,计算各省的赋税。
最后文章还列出数算表格,计算出大明朝赋税最终的五个府,就是南直隶的苏松常嘉湖五府。
一直到最后,这篇文章提出尖锐的观点,那就是南北税赋不均,炮轰大明的税收政策。
好家伙,这么尖锐的吗?
苏泽说道:
“这些数字可不是普通人能搜集到的,写这文章的人,必然是户部的人。”
罗万化也点头,但是他说道:
“沈王二位同年也来过了,他们领着巡捕营找了半天,也没能找到这新君子报的印刷坊,更不要说这撰文之人了。”
罗万化忧虑说道:“南北问题再提,据说阁部也很头疼啊。”
南北矛盾,是大明的主要矛盾了。
这个问题在国初就有了,著名的南北榜事件,就是这场矛盾在大明国初的体现。
明洪武三十年二月会试,以翰林学士刘三吾主持丁丑科殿试。因所录51名全系南方人,故又称南榜。
会试落第的北方举人联名上书,告考官刘三吾偏私南方人。
但经复阅后上呈的试卷文理不佳,并有犯禁忌之语。有人上告说刘三吾暗嘱张信等人故意以陋卷进呈。朱元璋大怒,处理了相关官员。
六月,朱元璋亲自策问,取录任伯安等六十一名,六月廷试,所录六十一人全系北方人,故又称北榜。
从这件事后,明仁宗于洪熙元年采纳大臣杨士奇等人的建议,对南北科举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