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罕啊!
大明历史上,也不是没有领兵的太监,郑和不就是吗?
陈矩知道,太子有开拓南洋的志向,自己去武监好好学习一下,日后就是不能和郑和一样,亲自带领舰队下南洋,那作为未来皇帝身边懂军事的太监,也可以被垂询军事。
内阁中有负责军务的阁老,司礼监也要有负责军事的秉笔!
朱翊钧看着跪在地上的陈矩,内心有些舍不得。
苏泽明白这个弟子的心思,宽慰说道:
“殿下,可以让陈矩不住在武监,就是往来东宫武监要吃苦,陈公公能吃这份苦吗?”
面对自己人生最关键的抉择时刻,陈矩也不顾礼数说道:
“殿下,仆臣能吃苦!”
听到正主表态了,朱翊钧说道:
“那就让陈矩去武监学习吧。”
——
这一次朝鲜使团担任正使的,就是上次的书状官许篈。
许篈在京师也结交了一些人脉,他精深的汉文功底,也让包括沈一贯在内的大明官员对他印象很好。
抵达京师第二天,许篈就请求拜见苏泽,参观乐府新报。
许篈主编的朝鲜国报,其实就是乐府新报在朝鲜的分社,苏泽和罗万化自然亲自接待了这位朝鲜正使。
许篈带着如同朝圣一般的心态,参观了报馆后,又来到旁边的印刷坊。
看到滚筒式印刷机后,许篈更是感觉全身的毛孔都颤抖起来。
看着报纸就这样自动印刷出来,这是何等的伟力啊!
这么比起来,朝鲜还在使用的雕版印刷,简直就像是在茹毛饮血一样!
而听到张毕汇报,这座印书馆一天印刷的报纸数量,许篈更是惊掉下巴。
光是京师一地的报纸发行人数,怕是比整个朝鲜国识字的人口都要多了!
等参观完后,许篈用对待老师的态度来对待苏泽。
他又和苏泽交流起了办报中遇到的困难,他说道:
“学生在朝鲜办报,最大问题就是识汉字的人太少了。”
苏泽点头,近代报纸是伴随着大众教育才出现的,没有足够的识字人口,是没办法支撑一家报馆的。
而明代中期正好就是这样一个市井文学井喷的时期,这个时候大明的识字率是遥遥领先全世界的,南北二京更是有庞大的识字市民。
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