损失。
汉景帝可是铁了心要革除藩王的,可七王之乱闹起来,他还是要杀晁错。
明代也不是没有藩王造反的先例。
所以苏泽也不觉得现在是革除楚藩的好时机。
可虽然不是革除楚藩的好时机,现在却是一个削弱楚藩的好时机。
如果朱华奎真的是楚恭王血脉,那这帮上血书的楚地宗亲就是诬告,那苏泽正好可以乘机请皇帝重重惩罚这些人,从楚宗手里夺回湖广的土地。
如果朱华奎不是楚王血脉,那么苏泽就可以建议皇帝,楚宗绝嗣为名,分裂拆封楚宗。
这样同样可以从楚宗手里夺来资源。
这也是杨思忠和李一元重视这个案子的原因。
无论朱华奎是真是假,都对朝堂有好处。
显然在隆庆会计录出台后,文官们为了节流几万银元争得头破血流,藩王却能每年坐收几十万的渔利。
这才是会计录的重要作用,这是改革的纲要,也是改革的冲锋号。
楚宗是湖广第一大宗,也是人口最多的,占据湖广禄米的七成。
谁能在这个楚宗最虚弱的时候,让楚宗吐出肉来,就能得到朝堂的青睐。
不过苏泽要做的也不止如此。
光是让楚地宗室吐出几亩田,根本就是治标不治本的。
只要楚王府还在湖广,楚地宗室依然是可以作威作福。
所以苏泽提起笔,写下奏疏的后半段。
所以完整的奏疏题目是——
议查楚藩承袭并厘正楚藩刑狱疏。
重点自然是后半部分!
苏泽在奏疏中写道:
“敕令裁革宗藩私审之权,凡宗室刑名案件,悉交案发地有司衙门勘问。”
“府县官依大明律初审具狱,详文上呈刑部复核;重案则由三法司共议,终审之权归于圣裁。”
“如此,朝廷可正司法之公,宗藩得免徇私之讥,万民亦获昭雪之门!”
苏泽瞄准的,是宗藩的自主审判权。
大明宗室犯法的问题,一直是个老大难问题。
这个问题从明初就有了。
明初遇到宗室犯法,一般就是派遣朝臣去训斥一番。
朱元璋在皇明祖训这部明朝的“祖宗家法”中明确规定:
“皇亲国戚有犯,在嗣君自决。余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