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者与在京诸亲会议,重者与在外诸王及在京诸亲会议,皆取自上裁。其所犯之罪只许法司举奏,并不许擅自逮问。”
这条祖宗家法,又逐渐演变成了地方宗室犯法,都只交给宗藩之首,也就是藩王处置。
要“推翻”这条祖训其实也不难,因为本来祖训中也没有说地方宗室有司法豁免的权力,因为犯罪而被处置的宗室也是很多的。
实际上苏泽要做的,只需要皇帝“授权”给地方官员处置宗室的案件,就可以绕过这条祖训。
苏泽在奏疏中“贴心”写道:
“夫亲王者,宗室之尊长也。今令其坐堂审问血亲,若据大明律严惩,则宗人谤其刻薄寡恩,视若仇雠。”
“若徇私宽纵,则朝野劾其藐玩法度,负国欺君。”
“此诚所谓‘重则招宗室怨谤,轻则受朝堂苛责’,实乃驱亲王入不义也!”
紧接着苏泽又列举了楚藩宗室的不法案件数量,希望皇帝能够在楚藩进行改革,将法司权力从宗王府收回到地方,交给地方官府断案再上奏朝廷,请求圣裁。
苏泽这份奏疏的改革步子迈的不大,先从最桀骜的楚地宗室开始。
而且楚宗目前的继承人年幼,还深陷继承丑闻中,所以根本无法反抗。
如果能收回楚宗的司法权力,接着就可以进一步扩大,将各地宗室的司法权力都收回来。
而只要能掌握调查权,那剩下的其实就不难办了,远在京师的朝廷,不可能干预每一个案件的审判结果。
那土地纠纷之类的小案件,自然是收归地方法司衙门了。
而重大的违法案件,地方官府自然也不敢轻易裁决,必然会上报给朝廷。
苏泽将奏疏塞进手提式大明朝廷。
——模拟开始——
议查楚藩承袭并厘正楚藩刑狱疏送到内阁,高拱和张居正赞同你的奏疏。
赵贞吉因为礼部立场,票拟意见提出反对。
奏疏送入宫中,隆庆皇帝对于取消楚藩司法特权的部分犹豫。
皇帝留中了你的奏疏,准备等待楚宗案件的处理结果再论处。
在得知你上书后,楚藩的大部分宗室都站在了继任楚王朱华奎身边,就连一部分上书的楚藩宗室也翻供反悔。
组织串联上书的楚宗镇国将军朱华趆在查案使团抵达武昌之前“自杀”,案件不了了之。
各地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