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有空了就加入。”陈贵良没有拒绝。
等三国杀卡牌印刷出来,他可以加入北大任何社团,因为他还想借那些社团推广游戏。
龙翔掏出手机看短信,笑道:“看来你现在就得加入了。”
“啥情况?”陈贵良问。
“第一次见面时,我说有位敖女侠喜欢你的诗,”龙翔说道,“她已经到南门,就快杀过来了。她还是五四社的副社长。老板,加一副碗筷!”
几分钟后,一个女汉子风风火火登场。
她扫视着众人倒啤酒,举杯说:“初次见面,敬大家一杯。我干了,你们随意。我叫敖彦莀,山城人。”
大家连忙跟她碰杯。
敖彦莀仰脖子一杯啤酒下肚,问道:“谁是陈贵良?”
龙翔指了指。
“敖师姐好。”陈贵良微笑问候。
敖彦莀说:“你怎么不加入五四社?”
“还没来得及。”陈贵良道。
“我们五四社有诗刊的,海子、骆一禾他们当年的诗,首次发表便是在启明星,”敖彦莀道,“你那么会写诗,隔三差五也投几首呗?”
陈贵良欣然从命:“行,我有诗了就投。”
“袍哥人家,绝不拉稀摆带!”敖彦莀改说山城方言,又给陈贵良满上一杯。
陈贵良笑道:“师姐豪爽。”
他心里想的却是:这位师姐看起来挺闲的,而且性格也不错,哪天可以拉到自己公司来当牛马。
陈贵良开始打听敖师姐的专业,居然是元培班大三的。主攻历史,兼修文学、经济和传播学课程。
陈贵良刻意引导,不经意间提起自己的公司,还邀请敖师姐去公司看看。
敖彦莀爽快答应。
一顿聚餐结束,陈贵良总算把自己小组的同学都认识了。
次日周六,他拿着郭枫写的配置单和价格表,跑去海龙配了一台4000多元的电脑。
星期天又把网线给拉上。
等公司执照办下来、网站也做好,大概下个月中旬应该就能宣传校内网。
几天转眼过去,国庆节到了。
高中老同学约好了团聚,大家一起去看天安门和故宫。
同日,萌芽的10月刊发行,一次性登载明朝那些事儿2.3万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