濂,对着皇帝拱手道:
“陛下,臣觉得陛下所言极是。
若无标点,很多书确实都不好读。
一些地方,没有人专门的指教指点,很容易造成一些不必要的麻烦。
甚至于会被一些学问不够,或者是有心之人,给故意曲解成别的意思。
臣觉得,陛下推行标点,再好不过。
有了这标点,意思明晰。
不再是什么人,想要怎么读就能怎么读的。
确实有利于众人学习,也有利于经典传播。
又能规范圣人意思,不被人胡乱的曲解。
是一大重要举措,也是一桩盛事。”
宋濂对这事儿满口赞成。
简化字他都接受了,拼音也同样接受了。
现在皇帝再搞出一个标点来,那他还能说什么?
也不差这一哆嗦了。
再说,就算是自己也不赞成,皇帝的性子摆在这里,也必然会压着所有人,将这事儿给推行下去。
既然如此,拿自己自然而然,也就没有必要,在这个事情上和皇帝对着干,唱什么反调。
这件事很不明智。
况且,平心而论,这个举动确确实实也有很大的作用。
标点确实有存在的必要。
朱元璋闻言,哈哈笑道:“听见没有,宋先生都同意了,看了也都说好。
那说明这就是个好东西。
年后朝臣再上奏书,全部都要加标点。
官府的公文这些,也全部要加标点。
一切文字往来,都需要加标点,否则便是不合规。
到了明年,也将列入到考成中,成为考成的一项指标。
包括在校的学生等,在行文之时,同样要加上标点。”
朱元璋挥舞起来考成大棒。
汉语拼音,加上简化字,再加上标点符号。
三大利器同出,接下来传播学问,有了更好的基础条件。
听了皇帝的话,不少人暗中撇嘴。
什么叫做宋先生都说好?
你这个当皇帝的,都已经把话给说到了这个份上,宋先生他就算是不想说好,又能怎么样?
根本就没有反对的机会!
皇帝真不当人子!
也有一些人在暗中骂宋讷,觉得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