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要性了?
若是有了标点,把标点往上面一加,是什么意思就是什么意思。
清晰明了,断无更改的可能,也不会让别人误会。
更不会被别人暗算。”
朱善闻言,神色为之变动,而后点头称善。
表示皇帝在这事上,说的很对。
皇帝都把这话给说出来了,他还能说些什么?
话说,他在看到皇帝所写的这副对联时,就已经明白皇帝是什么意思。
接下来又会说出什么样的话。
但是对此,他也没有别的什么办法。
这两层意思,别管他能不能解读出来,愿不愿将之全说出来。
在皇帝写出这么一副对联时,皇帝已经立于不败之地了。
必然能够达到皇帝,所想要的这个结果。
在这件事情上,他们已然是落入到了下风。
面对这么一副对联,如此生动的例子。
他就算是弄用出一些理由来反对,也同样不成。
这副对子将会让所有的理由,都变得苍白无力。
什么叫做突然想起?
皇帝绝对是有备而来!
这一次来翰林院这边,最根本的就是冲着这标点来的。
包括考成,都只是顺带的事儿。
还有,这副可以完全解读成两个意思的对联,又是出自谁之手?
是谁向皇帝进献的?
对于向皇帝进献这副对联的人,朱善那是咬牙切齿。
皇帝是什么水平,他心里面自有定论。
一个放牛娃出身的皇帝,二十多岁才开始学习的人,就算能读得懂四经五书,认了一些字儿也不行,没有那么高的水平。
对联肯定是别人进献给他的。
也是因此,心里面才越发的恼怒。
觉得文人里面,也并非是一心,里面有着诸多的奸佞!
在如此重要的事情上,都不一心。
帮助皇帝,助纣为虐,完全不考虑他们众多数人的整体利益。
为了个人的一些利益,向皇帝拍马屁。
做出这种事情来。
当真不当人子!
“宋先生,你以为如何?”
朱元璋望向了宋宋濂。
在这事情上,一直没怎么说话的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