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先不说出去一趟多久才能够回归,单单是这一来一回的路上,就已经不知道在生死之间徘徊多少次了。
也正是因为如此,所以便导致绝大多数的人都不愿意,主动沟通南北。
原因更是简单到令人发指,只是因为交通不便,出行代价大!
现在大明有了火车,距离已经不是问题。
日后若是铁路铺便整个大明时,以往遥不可及的距离。
放在火车身上,那就叫近在咫尺。
百姓们能够想到的东西,这些大儒们自然也能够想到。
尤其是典籍中记载的那句“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
只是以往这样的说辞,他们这些大儒们,也仅仅是笑笑而已。
他们很清楚,读万卷书,他们这辈子或许可以做到,但行万里路,这就有点扯了!
蒸汽机的作用,在格物苑学员的讲解下,众人多多少少已经明白其作用。
在好奇心的驱使下,众人的目光不由自主的落在另一个物件上。
能够与蒸汽机并列摆在一起的东西,就是用脚去想,也能够判断出它的不简单。
当下便有人开口询问道:“敢问,它是什么东西,又有何用?”
见有人主动询问,格物苑学员也没有隐瞒,直接解释道:“它叫纺纱机!”
“此物,乃是由皇孙殿下发明,顾名思义,就是用来纺纱的机器!”
要说之前的蒸汽机让一众大儒们感觉到震撼,那么这个叫纺纱机的东西,再次让这些大儒们嗤之以鼻。
只因为大明现在的纺纱技术已经相当的成熟。
也有不少手艺人尝试将纺纱的技术改进,最终都以失败告终。
如今,皇孙殿下却弄出来这么一个东西出来,未免有些贻笑大方了!
不用大儒们开口质疑,围观群众之中的商人,便轻蔑的质疑道:“大人,您的意思是说,它可以代替工人纺纱?若只是如此的话,应该没有啥用吧!”
要知道,自己的手底下,可是养活了不少手艺人,所以,对于纺纱的工艺可是相当了解的。
听到这样的话语,格物苑学员只是淡淡的笑了笑。
随即回应道:“你说的不错,纺纱机的确可以替代人工纺纱,只是纺纱的效率却要比人工快上几十倍!”
“几十倍?”那商人像是听到了天大的笑话。
点击读下一页,继续阅读 十四桥 作品《大明:七岁熊孩子,老朱求我登基》第三百一十四章 局势一面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