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曹操此刻却关心着另一个问题。
“玄德,此次拒敌黄河,抗击袁绍。”
“是我曹营一人之事耶,还是两家共事耶?”
刘备先是一怔,旋即正色言道:
“今大敌当前,备岂不知事之轻重?”
“袁绍势大,须你我两家合力击之,自是两家共事!”
善!
曹操一颔首,微微一笑,朝刘备点了点头。
“既是两家共事,须推一位共同的谋主,于你我两家调度。”
唔
刘备倒还未想过曹操会提出这样的意见来。但仔细一想,确实有理。
一个阵营,最怕的就是意见不统一。
像袁绍内部就各种党争,各自为战。
这种党争会使团队资源内耗。
袁营表面上看是河南派与河北派斗争。
但河北派又要细分为广平派,魏郡派。
河南派又要细分为颍川派,南阳派。
这些党派内部自己都不团结。
像审配就经常跟崔琰作对。
他们之所以敢当着袁绍这个“老大”的面,这么有恃无恐的争权夺利。
是因为他们手里有人,有队伍,背后有一大票势力。
尤其打河南这么一大块蛋糕,要是将来打赢了。
自己的意见没被袁绍采纳,那他和他手下那帮兄弟怎么分红,怎么抢夺话语权?
所以为了达到我的目的,我甚至可以扣帽子玩。
管你军心会不会动摇,最好是动摇,然后按我的方案来。
以我的主导,去将来分红河南的遗产。
所以你就会发现袁绍团队的人,与其它阵营不同。
其他阵营谋士劝谏自家领导,都是先捧一下领导,然后开导他说,
您做得对,不过如果我们这样做或许会更好。
用比较委婉的方式,来保住领导面子的同时,提出正确的意见。
但袁营的人不会,他直接告诉袁绍你那套方法不对呀等等。
你就得按我的方法来。
可问题是都已经拍板决定了,怎么可能朝令夕改,说不打就不打呢?
但这不妨碍人家没完没了的跟你说,你得按我的来,你个笨蛋,怎么就是不听话呢?
他们之所以这
点击读下一页,继续阅读 落花时节不见君 作品《三国:昭烈谋主,三兴炎汉》第181章 曹刘共举河南谋主,李翊获先斩后奏之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