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刘备其实也知道袁绍南下摧迫的厉害,发兵须要赶快。
但也用不着这样快,几许时辰又算得了什么?
两人都还想着继续讨论一下两边优劣,当然主要还是尽力以口头之言,缩短两地差距。
拟作檄文传播下去,以提振河南军民士气。
哪想到一向沉稳的李翊,这次竟是最心急的。
“先生一向推崇步步为营,怎的今日如此急切?”
刘备不解地问。
自灭袁术后,李翊几乎是全身心的投入到了河北战事中去。
刘备亲眼看着李翊每日操劳河北之事,凡大小事无巨细,无不细心把控。
为得不就是打赢河北之战吗?
怎么到了最关键时候,反而坐不住了?
“非是翊心浮气躁,恰恰是按部就班,可以出兵了。”
李翊一扬眉,神色竟肃穆起来。
在他读书时,考试成绩总是名列前茅。
因为每次备考之时,都秉持着一句话,叫,
——“大考大耍,小考小耍,不考不耍。”
正因为平日一丝不苟的备战,如今真正到了用武之时,反而从容不迫。
知道接下来的每一步,该如何做。
用兵之道同样如此。
夫未战而庙算胜者,得算多也。
未战而庙算不胜者,得算少也。
多算胜,少算不胜,而况于无算乎。
如今李翊已经做足准备,他对河北的战事进展走势,已是了然于胸。
打仗打来打去,不外乎就是李世民那句话,
——“朕观千章万句,不出乎多方以误之一句而已。”
避实就虚,以强击弱,这就是最朴实最实用的用兵之道。
李翊这几年所做的一切工作,不正是为了今天吗?
当他提出让曹刘可以进兵时,自然就代表他认为时机已经到了。
曹刘不必再担心上一个问题,该翻篇了,我们需要讨论下一个问题了。
刘备自是对李翊无条件信任的,便问曹操打算什么时候发兵,发兵多少,进驻何处拒敌?
“且慢!”
曹操被刘备一连串的问题轰炸可整的有些懵。
作为盟友,刘备当然有权且也有必要过问曹营的军事动向。
点击读下一页,继续阅读 落花时节不见君 作品《三国:昭烈谋主,三兴炎汉》第181章 曹刘共举河南谋主,李翊获先斩后奏之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