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逆风,为此也逼出了最强的诸葛先生。
而本位面的诸葛亮,一上来便拿到了最好的资源。
虽为李相接班人,但从始至终都被前辈们压一头。
前辈们把事情做得太好,逐渐掩盖了诸葛亮的光辉与才能。
他一直渴望得到一个证明自己的舞台。
如今,刘备把舞台给诸葛亮搭好了。
就等诸葛亮自己将之完美的收场。
现在的情况就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东风,诸葛亮肯定是借不了的。
他没有呼风唤雨的本领与妖法,但他还有一张王牌可以打出。
就在众将皆忧之时,诸葛亮独自沉吟说道:
“李丞相上知天文,下识地理,人皆言其有呼风唤雨之本领。”
“今若得李丞相相助,或可解此困难。”
这个时代的人大多迷信,对于有人能呼风唤雨,不说全信,至少也怀敬畏之心。
尤其这事儿放在李相身上。
既然李相在幕后指导,使得两军有了如今赤壁对峙的阶段。
那他肯定不会没有想到,该用火攻来击破曹操大军。
欲用火攻,须借东风。
东风何来?惟求李相。
于是诸葛亮即遣使去请李相爷,片刻回报说:
“李丞相凌晨即出,乘四轮车,携司天使、地理官等十余人出去了。”
诸葛亮忙问去哪了。
人答说不知。
只言欲“观天象、察地势”,并不知其去向何处。
诸葛亮愕然,急命探马四处寻找。
未几,得报说三十里外,江对岸的乌林处见其仪仗。
想是李相爷带着科研考察团队,行至那里了。
于是,亮乃整衣冠,亲率赵云、黄忠等众前往谒见。
至乌林口,见着李翊正端坐于四轮车上。
以扇指出,口中言语不绝。
左右架设浑天仪、地动针。
随行文士,挥墨如雨,记录着当地的风土气候。
诸葛亮不敢打扰,只携众人恭敬立在原处。
赵云、黄忠等辈本就性格沉稳,又皆敬李翊。
故安静地留在原地,并没有一丝躁动。
比及天色将晚,眼看天色就要落山。
点击读下一页,继续阅读 落花时节不见君 作品《三国:昭烈谋主,三兴炎汉》第275章 世人皆知,赤壁乃李翊之谋,干孔明周瑜何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