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纷纷道:
“既然杀不得,相爷打算如何处置?”
李翊一捋胡须,谓一旁的记室甄宓道:
“女公子可为我磨墨,待我著书一部。”
“尔等使执笔人员传抄,发往城中各处。”
“时间一长,民众自然信我。”
徐庶喜道:
“此计甚好!还是相爷机敏过人。”
言罢,众人皆异口同声地说道:
“丞相神机,不可测也!”
面对众人的马屁,李翊早已习以为常。
只按照原计划,连夜写下了破除左慈符水骗局的书。
众官员连夜抄写,于次日清晨,张贴在各处。
见官府张贴榜文,当地民众都围在一起来看。
书名叫做符水辩伪录,其节选部为:
“符水之术,其理甚明。”
“符纸朱书,乃取丹砂。”
“丹砂者,硫化汞也,虫蚁不近,菌秽难生。”
“然此物入腹,则汞毒侵体。”
“症见于体温骤降,神思昏沉,脉象迟滞。”
“向者张天师辈故弄玄虚,谓此乃“安魂镇魄”之效。”
“病者愚昧,饮后自觉舒缓,实乃毒入膏肓而不自知也!”
“黄巾、五斗米之流更设“静室悔过”之法。”
“愈则归功神明,索钱酬谢。”
“亡则诿过心诚,谓其罪孽。”
“由是观之,凡‘痊愈’者,不过三类。”
“一类者,本无大恙,自愈而惑于神迹。”
“二类者,汞毒麻痹,暂缓而误作灵验。”
“三类者,愚顽盲从,丧智而甘为信徒。”
“悲夫!使华佗、仲景见之,当捶胸泣血矣!”
(李翊此书传承于今,后世科学家认为,这书对我国现代医学贡献巨大)
(为纪念李翊的贡献,后世将朱砂的学名,正式定为“硫化汞”)
(有观点认为,李翊的论点接近现代化学理论,所以普遍认为其是最早的化学之父)
很快,李翊的书籍在渤海一传十,十传百。
众百姓中,或有识字者,口口相传。
或有说书人,于茶馆酒肆说书,备言李相“符水之解”。
点击读下一页,继续阅读 落花时节不见君 作品《三国:昭烈谋主,三兴炎汉》第291章 天枢对左慈:穿越者遇上修仙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