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鞭,淮南船。”
“换得幽州暖如棉。”
“金济军,银修田。”
“散与寒门活命钱。”
“问君清名几多坚?”
“笑指漳水照青天!”
此谣一出,邺城童叟争相传唱,旧谣遂绝。
时人讥原谣者曰:
“鼠目寸光徒吠影,不及漳河一滴清!”
很快,新歌谣传回到了邺城。
听到新歌谣的司马懿,脸色铁青,比吃了屎还难受。
郭淮一脸沮丧地走来,说道:
“我们的探子回报说。”
“李翊如今在河北的名声,比以前还更好了。”
“河北百姓,皆怨原歌谣传唱者。”
“然后李翊那厮,竟放出消息,是从我们设的赌坊中流出。”
“愤怒的民众,自发结队,砸了我们的赌坊。”
“将我们安插的人员,尽数赶出了河北之地。”
“如今李翊在河北的地位不可撼动,刘备对他又深信不疑。”
“齐国其他官员,亦未敢生事。”
“现在该如何是好?”
郭淮满面愁容,他一开始觉得司马懿这一阳谋无解。
可万没想到,最后非但没能搅动河北政权。
反而使李翊在河北的地位愈发稳固,刘备对李翊也更加信任。
毕竟李翊除了捐了那么多钱出来之外,还带动了河北民众自发捐款。
实实在在的壮大了齐国国力。
刘备见到这幅景象,自然是龙颜大悦。
司马懿望着漳河之水,慨叹道:
“李子玉,其不过年长我几岁。”
“然临大事而不惊,从容应之,几非人也。“
”昔闻周公瑾遇李翊而束手,尝疑其何如敌耳。”
“今初试其锋,已觉其可畏。”
“来日恐愈艰,吾辈当预为之备。”
司马懿定住心神,他也是稳如老狗,情绪稳定的代表。
尽管自己的计策失败了,他并没有就此气馁。
毕竟人总是要向前看的。
郭淮却满面愁容的说道:
“府君,还有一事,末将未曾来得及报。”
“何事?”
点击读下一页,继续阅读 落花时节不见君 作品《三国:昭烈谋主,三兴炎汉》第297章 吾辈鱼水,岂在簿牍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