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江山稳定,这大唐的神器还是由李唐男子执掌得好!
从一开始,太平公主登基即位的可能性便已不高。
可那个位置太诱人,而且她母后曾成功过,嫂子差“点”成功过,太平公主怎可能甘心放弃?
“见自家妹妹和儿子的矛盾已到了他难以调和的地步,李旦做了个很有意思的决定。”
始皇心中一动,猜到了是什么决定,只是觉得有些不可思议。
始皇道:“莫非李旦主动禅位给了李隆基?”
其他人一听也反应过来,从李念话中,他们已大概看出李旦这人的性格,觉得是此人能做出的决定。
这李旦虽看起来没啥大的才能,但能主动禅位这点,便已超过了太多人。
李念笑道:“不错,李旦觉得调和不了李隆基和太平公主的矛盾,索性来个眼不见为净,而且他可能还存着让李隆基登基即位,造成既定事实,能彻底断了太平公主念想,让两人不再继续斗下去的意图。”
“说来,李旦之所以禅位,还有太平公主的功劳,她本来是想借‘天人感应’的谶纬之说在李旦面前打击李隆基。”
说到这里,李念准备给后世的儒家也上点眼药,虽说现在的儒家不是后世儒家,但仍旧要保持警惕,防止大秦的儒家劣化。
“‘天人感应’之说,陛下和诸公定是知晓,但此说在西汉时被儒家大儒董仲舒重新赋义阐述,与君王相联系,再之后更是被有心人作为打击君王或政敌的武器。”
“天人感应”有好的地方,也有坏的地方,不能认为这东西出于儒家,就完全是坏的。
“简单讲便是,天子失德,老天就会降下异象灾劫,天子若为有德之君,老天就会降下祥瑞庆贺。所以,天下间有了灾劫或异象,那必定是天子本人或天子身边有人出了问题,若不及时处理,老天就会降下更重的灾劫,危及整个社稷。”
始皇等人以前也有些信这,但从李念那知晓科学后,已不再信。
但他们也明白在那些迷信的帝王那,这种攻讦的手段将能发挥多大的用处。
始皇看向李念,暗道:幸亏有这小子,他才没像那些迷信的帝王!
李念继续道:“据史载,太平公主找了一位懂天象的术士向李旦上言:‘彗所以除旧布新,又帝座及心前星皆有变,皇太子当为天子。’”
听到这,蒙恬脸上的表情古怪,道:“太平公主是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