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起和名家的辩论,摩叶上师脑中浮现出许多不愉快的场面,那些名家学者经常会从他们意想不到之处将他们辩得哑口无言。
摩叶上师道:“儒家学者颇有风度,道家学者自然脱俗,法家学者严谨不苟,墨家学者认真严肃,而名家学者见解独到。”
那名僧侣又问:“秦国当真出过如佛陀一般的圣贤?”
摩叶上师道:“从我等所知看,的确出过。在秦国时,我等虽不能得到秦人最先进的学识技艺,却能翻看秦国诸子百家经典。甚至在归来时,秦人还允许我等带回。”
“秦人肯让我等带回,实则是想借我等之手,将秦国诸子百家经典传到吾国当中。”
这便是秦人的厉害之处,你知道他是什么用意,他也知道你知道他的用意,却没法反抗,只得按照秦人给的道路去走。
知道秦人将他们放归回国的目的又怎样,还不是得归来,向其他国人讲说秦国有多强。
摩叶上师继续道:“秦国的诸子百家各不相同,各有主张,儒家主张为‘仁’、‘义’、‘礼’等,儒家有孔子、颜子、曾子、孟子、荀子,其中孔子为儒家创始者,如佛陀于我等,颜子、曾子为孔子弟子,孟子为孔子的再传弟子,荀子为儒家后继大贤”
“其中孔、孟、荀三子在儒家中影响甚大,三者中又以孔子、孟子为最,合称‘孔孟’。孔子所在之时,与佛陀在世时极近。”
到耽摩栗底的那些秦人曾与他们说过,但那时许多人认为那可能是秦人编造出来,现今为摩叶上师所证实。
一官员听到此处,感叹了一句:“于此事之上,秦国与我等倒有些相像,同一时期,国中皆有圣贤出世。”
摩叶上师道:“但秦国当时所出诸子却并非只有孔子,道家老子也为那时之人,在孔子之前,有管子,孔子之后,有墨家墨子、兵家孙子、道家列子等大贤。”
虽在同一时期都有圣贤出,可秦国当时及前后皆有,在数量上也比他们更多。
说完这番话,摩叶上师又道:“秦国诸子百家之学博大精深,非三言两语可以道尽,只能简要为诸位讲说。”
摩叶上师并未选择将带回的诸子百家经典拿出来给众人看,因为即使拿出来,这些人也一时半会儿理解不了,而且他们也还没将诸子百家经典给翻译完。
别看诸子百家经典好像就那么些书,可微言大义,要将其中蕴含的道理准确翻译为孔雀国人能理解的版本,那是件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