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怯懦。且弟以为道德仁义是向内讲的,而非对其他诸国,诸国相交多以利益为上!”
“兄长或许在想,大秦强盛,可不去夺占海外之地,但大秦不取,便会为他国所取,其等在日后凭此崛起,未必愿和大秦和睦相处。到那时,兴许会让大秦后世子孙付出比今时更惨痛的代价!”
华夏文明领先世界上千年,可后来被人用几百年便追上,造成了那段满含血泪的华夏屈辱史。
扶苏总觉得李念那句“兴许会让大秦后世子孙付出比今时更惨痛的代价!”包含深意,不只明面上的意思,但明面上的意思也不简单,这不是没有可能发生。
想到大秦不去占那些地方,却被其他国家、其他民族占领,这些国家再借由那些土地,土地上的资源发展崛起,最后入侵大秦,让大秦子民饱受欺辱,扶苏眼神一沉。
若是如此,那自然是死他国而不死大秦,大秦子民可比其他国邦部族之人贵重多了。
李念继续道:“兄长所担忧者,无非实行海外分封后,会无法辖制海外,对大秦本土有祸。然随技术发展,大秦对海外的辖制能力也会逐步提升,且只要大秦本土一直保持强盛,自当无惧。”
扶苏未完全理解李念这番话,因为作为这时代的人,他想不到技术能发展到何等地步。
扶苏道:“看来这分封海外是必行之事。谢妹婿解惑,吾已知妹婿之意,分封海外虽有祸,却可扩大大秦生存所需,不能因其有祸而绝之,否则当遗祸更重。”
扶苏又向李念请教道:“妹婿以为我还有哪些不足?当如何改之?”
李念笑道:“兄长已颇为优秀,主要不足之处便是先前与陛下所言那些。兄长当学习更多,见闻更多,有自身之所思,即多看多闻多学。政、兵、农、外交、教育、财税、工、商诸事皆为国之大事,于一国治理相当重要!”
“像农事,兄长当知几月播种,几时收割,各个地区都适宜种哪些作物,收成有几何,方不会出现‘南橘北枳’之误;再如兵事,‘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兄长便是无须亲自带兵,也当知晓用兵之理,方能在国有战时,遣派合适将领,知军情战况如何”
听完李念之言,扶苏感叹:“妹婿当真大贤,大秦能得妹婿,乃大秦之幸也!听妹婿之言,有拨云见日、豁然开朗之感,知今后当如何作为!”
这是李念来自后世,知道正确的道路该怎么走,直接让他们有正确的方向,不必再如历史上那般摸索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