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其等不仅杀害宗室,还残害忠良,朝廷不稳,又如何治好地方?且朝堂动荡会影响至地方,使天下各地难安。”
“四者”
话到此处,扶苏停顿了下,他接下来要说的可能会触怒父皇,但他还是选择继续说下去:“四者在父皇,正因记述中那位父皇未及时立储,才给了胡亥、赵高、李斯等人可乘之机。若那位父皇早前便定下储君,天下皆知,又如何会给胡亥、赵高等人机会?”
听到这个“四者”,始皇并未动怒,只平静反问道:“那你认为记述中的那个朕能立谁?立你,还是立高,立将闾?倘如立你,你在那时便能守住储君之位,守住大秦?”
这三问让扶苏沉默,遍观诸位兄弟,包括他在内,好像都不怎么成器,站在父皇的角度,确实很难从他们中选一个。
而且,即便父皇提前立了他为储君,以他之前的性格,胡亥、赵高等派人来传假诏逼他自尽时,他会选择不奉诏?
以他之前的迂蠢,大概是仍会奉诏,干脆地一抹脖子,让胡亥、赵高等人计划得逞。
且即使胡亥、赵高等不传假诏,或是他奉诏自尽,成为继位登基,他真能守得住大秦?
扶苏在心中深思,得出了一个答案,他大概是没法守住大秦,他十有八九只能这补补,那缝缝,让大秦多存续一些时间,却很难扭转大秦覆亡的命运。
大秦积弊极深,以前的他虽在民间有些声望,被赞扬为刚毅勇武,信人奋士,为人宽仁,有远见,但这些赞扬没法改变大秦的积弊。
扶苏坦然道:“倘如记述中的那位父皇立了儿臣为储君,儿臣也恐难守住!原是儿臣等人不争气,才让父皇为难,是儿臣等人之过!”
始皇道:“能知道这点就好,若你等成器,朕又何须操心至此?偏偏你等当中无成器者!但”
始皇话锋一转:“这也不能全怪你等,其中亦有朕之过,朕未曾教导好你们,才使你们未成才成器。”
始皇帝也知道他对儿子们的教育出了问题,否则这么多儿子,咋可能没一个较为成器的,即便是在民间有贤名的扶苏,也不过是矮个子中的高个,难堪大任。
讲完这句,始皇又问:“可还有大秦灭亡之因?”
扶苏这才继续道:“五者、大秦太过急切,未尝考虑周全。像郡县之制虽好,可需极多官吏,然大秦初统天下,哪里有这般多官吏?若急切实行郡县制,只会让郡县空有名,而无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