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扶苏结合大秦“使秦卒为吏”政策、咸阳大考,以及将诸位弟弟分封到各地为王想到的一点,前两者明显是在解决实行郡县制缺乏官吏,后者则是为大秦制造一个过渡时期。
“且天下各地情况不同,须根据各地情况斟酌相治,然记述中那大秦急于让各地政令统一,想法虽好,却难达成。”
“此五者便是儿臣认为大秦灭亡之因!”
始皇听后,道:“能看出这五点,你确实大有长进。回去后,再详加思考,不仅要想这些原因的成因,还要思之如何解决,想好后呈书于朕!”
给扶苏布置了一项任务后,始皇接着道:“你认为赵高、李斯这些人当如何惩处?有人认为李斯是为赵高、胡亥逼迫,方才参与其等密谋,你有何想?”
这倒不需要太多思考,扶苏回道:“那记述之中,李斯为相,权位极高,若其本人不愿与赵高、胡亥同谋,二人如何能逼迫李斯?若其真不愿与赵、胡二人同谋,不言其他,便是其道出赵高、胡亥伪诏,事也会不同。”
“李斯者,无非是为权势所迷,认为与胡亥同谋,更符合其利。我先前不喜法家,李斯肯定认为我若继位,会使之失去权势,李斯不愿接受,自然同赵、胡合谋。”
“然李斯虽深迷权势,却比赵高要好,在其心中并未想使大秦衰弱,反而仍想为大秦效力。因而,儿臣认为在惩处时也需分别待之!”
“赵高当处以磔刑,族灭,李斯一家可不族灭,但李斯此人须死,于李斯一家恩宠,也当逐渐收归。但在予其等惩处之前,要让赵高、李斯人尽其智,物尽其用!”
扶苏眼神一厉,以那密卷上的记述,赵高、李斯和他仇恨大了去了,在扶苏眼中都该被杀,最多不族灭李斯!
这也是始皇帝当前对李斯、赵高的处理方式,暂不取这二人性命,是为榨干二人剩余价值,当某天,两人失去价值时便会遭受清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