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闹!”
“敌军是骑兵,我们若是此时撤退,岂不是给敌人提供机会。
稍有不慎,撤退就会变成大溃败!
臣提议,立即发布勤王诏书,令天下兵马来援。”
兵部尚书罗文博当即驳斥道。
撤退是技术活,尤其是在平原地区,大军放弃营寨很容易被敌人骑兵有机可趁。
历史上有太多在撤退途中溃败的案例,能够顶着敌人骑兵压力平安撤退的,反倒是凤毛麟角。
“罗尚书,我看你的脑子是进水了。
军中有多少存粮,你的心里没有逼数么!
还号召勤王大军,简直就是搞笑。
大虞的兵马在什么地方,难道你这位兵部尚书不知道。
敌人这次南下,出动的兵力超过三十万。
附近的部队,就算想过来,也要敌人答应才行。
我们撤离有风险,其他部队过来,同样存在风险。
除了一线的部队外,国朝仅剩的精锐远在两广安南。
不等汉水侯收到消息,我们就被困死饿死在了原地,援军过来连给大家收尸都赶不上。
对了,还有辽东镇,他们距离我们倒是不远。
如果肯出兵的话,应该能赶得上!”
威远侯当即嘲讽道。
撤退存在风险,他自然是知道的。
可有风险,不等于方案是错的。
军中一共就二十天的粮草,不趁着敌军兵力不多赶紧撤离,后续敌人增了兵,想撤都走不了。
如果不是有皇帝在军中,他真想冒险和北虏干一仗。
十万大军对战两万骑兵,除了追不上敌军外,实际上并不需要惧怕敌军。
大冷的天,北虏一样要安营扎寨取暖。
骑兵可以灵活移动,但营寨挪动、后勤物资转运需要时间。
机动性再高,也是要吃饭生火的。
敌军要围困他们,就不可能把营地放太远,否则包围圈太大,根本兼顾不过来。
附近适合扎营的地方,就那么一两处地方。
找到敌军营地位置,大军直接结阵压过去,北虏一样会头疼。
捣毁敌军营地,烧了他们的战略物资,敌军自己就会撤退。
何况他们只是骑兵少,又不是完全没有骑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