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护卫皇帝,营中还有三千骑兵,关键时刻也能发挥重要作用。
“你”
正欲骂人,话到嘴边罗文博又咽了回去。
论起用兵打仗,他这纸上谈兵的兵部尚书,真心不是这帮勋贵的对手。
在别人擅长的专业领域,同人家进行辩论,无疑是自取其辱。
最关键的是他自己也在军中,万一拿出的应对方案错误,导致全军覆没,自己也得跟着完蛋。
看一众文官的反应就知道,大家明显不想打这场逆风局。
争夺主导权容易,难的是怎么赢得战争。
加上党争的主力,大都留在了京中,文官几位阁老也没跟来。
随军行动的官员,基本上都是相关衙门的,党争积极性并不高。
毕竟,要争权夺利,也得到了位置上再说。
职位相差太远,纵使夺权成功,也轮不到他们当家,犯不着拿一家老小的性命拼。
“我们现在撤退,其他部队怎么办?”
见局势不妙,永宁帝皱着眉头询问道。
御驾亲征大败而归,光朝野上下的唾沫星子,都能把他淹没。
直觉告诉他,勋贵系正在憋大招。
如果就这么灰溜溜回京,他的权威将遭到严重冲击。
“陛下,现在只能传令各部,先保存实力为上!”
镇东侯沉声说道。
现在战场折损的力量,都是勋贵系的嫡系部队。
每一次战败,都让他们肉疼。
可是没有办法,皇帝就不是带兵的料。
能够主持大局的两位勋贵系大佬,一死一病重,根本无法理事。
他们这些军中将领,军事素养是有的,但缺乏指挥大兵团作战的经验。
何况自身的威望也不够,无法令下面的官兵信服。
冒然上去接管指挥权,那就是对自己、对家族、对整个勋贵集团的不负责。
正是大家都没有能力收拾烂摊子,永宁帝才能继续执掌大权。
倘若有人能够善后,勋贵系恨不得现在立即出手,把皇帝给架空。
大虞没有太上皇,不等于就没法拥有太上皇。
提前拥立太子继位,也比放任永宁帝在上面瞎折腾强。
“镇东侯说的简单,那可是数十万大军!”
“一旦我们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