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那不说是香饽饽也差不了多少吧?
学院第一批来人,是奔着建设,为后来打基础,这谁都知道。
部队里面来的人,就是干杂活的,这谁看不出来?
可干杂活这种事,就把全连唯一的三级士官派过来,可能嘛?
再看看资料上。
这人一年到头,不是带新兵,就是带两年兵,要不就是休假,基本没怎么在自己连队里面呆过。
这不明摆着是连里故意安排,要不谁愿意把好兵往外推啊。
接连看了几份资料,陈默揉了揉太阳穴,没打算继续看了。
因为第一批安排过来的,不光高肃锋,其他人也多少都带点问题。
陈默吐槽归吐槽,他也不觉得有啥毛病,毕竟不是所有单位,都能看到士官培训基地的好处。
或者说不是所有好处,都能落实到该单位管理者的身上。
野战军内部单位挖人有个规则,如果对方单位同意,那你挖走没毛病,如果对方单位不同意,你所在的单位足够厉害,可以去上级拿调令,强行挖走。
但前提是,强挖这事必须摆在台面,跟人家所在单位的主官说清楚。
只要把话说明白,那就是摆到明面上,各凭本事。
否则的话,别人辛辛苦苦培养出来的好兵,被人暗戳戳的给弄走,这和不经过父母同意,拉人家姑娘私奔有什么区别?
都能整成生死大仇了。
像电视剧里演的那种特种兵选拔,基层连队上赶着把好兵送去,那都纯属扯淡。
现实当中,各单位为了好兵,急头白脸拍桌子摔椅子,脑子都快打出屎的情况都不少见。
好兵是什么?
是基层连队士兵的标杆,是信仰。
尖子兵流失,会产生连锁反应,导致整个连队战斗力拉垮,最后全团都会受到影响。
理解这些,就理解高肃锋一年到头,在连里呆不到四个月,背后的原因究竟是什么了。
现在培训基地还没正式招收士官,就已经出现这种情况。
不难想象。
以后这个士官基地的干部和教员,绝对是各学院趋之若鹜的香饽饽集中点,因为信息化的噱头足够大。
前景足够辽阔。
而相应的,需要培训的士官,却很难真正招收到需要的人才。
一个搞不好,最终的
点击读下一页,继续阅读 砺军 作品《军途:从一封征兵信邮寄开始》第一百七十五章 出发,又一道难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