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朝事,甚至令外邦人看笑话,张阁老向来顾全大局,绝不会允许戚总兵做此等添油炽薪之事!”
“戚总兵或许以为,此奏疏可以令朝廷妥协,但目前,朝中官员主张轻惩武清伯者已占据多数,戚总兵此举,无疑会令陛下陷于两难之境。”
“其次,戚总兵上奏之后,必然会引来一众科道言官弹劾,当下的殷阁老与三法司主官被弹劾成什么模样,你应该是清楚的。”
“这些言官为了直名,为了仕途,最擅于鸡蛋里挑骨头,若他们抓到戚总兵一些莫须有的罪名,使得戚总兵调离北境,影响的不仅仅是你,还有张阁老!”
“目前,陛下仍未放弃对张阁老夺情起复,因为新政需要张阁老,但若戚总兵意外离开北境,则一些反对新政的官员将会更加肆无忌惮地攻击新政,使得张阁老提前还朝的可能性降低!”
戚继光不由得皱起眉头,一只手紧紧握住茶杯。
他对朝堂内官员互斗到什么程度,其实并不在意。
大明朝堂的官员们,一年十二个月至少有十个月都是在吵架或打架。
这些年都这样过来了,也没影响朝政。
但是他对自己的奏疏将影响张居正的起复非常在意。
他与张居正乃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关系。
张居正不回朝,戚继光受到弹劾攻击的频率将会大幅度上升,同时,他若被调离边境,也会影响张居正回朝。
他觉得冯保所言有些道理。
冯保接着道:“我除了不建议戚总兵呈递请辞奏疏外,还建议戚总兵呈递一份请求朝廷轻惩武清伯、留武清伯一命的奏疏。”
听到此话,戚继光看向冯保,眼神里闪过一抹怒气。
他恨不得将武清伯五马分尸。
要不要上奏将其处以极刑还在犹豫纠结中,怎么会为武清伯求情!
冯保亲自为戚继光斟满茶。
“戚总兵,历来朝堂之事,没有对错,只有利弊!”
“而今陛下已令户部向边境运送冬衣,而那十九名士兵的性命又已无法救回。戚总兵若是为边境士兵着想,就呈递此妥协奏疏,让陛下与文武百官看到一个顾全大局的大明战神!”
“此奏疏一出,谁都能看出你非心甘情愿,谁都知晓你是将委屈咽到了肚子里,谁都清楚你回到边境后需要向兵卒们解释许多!”
“此等委屈,在陛下的眼里,实乃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