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的功劳,日后将为戍边的将士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比如:你接下来要扩充车营,需要大量军费,陛下看在此委屈的份儿上,也会同意的,朝廷知晓你的委屈,定会在其它方面补偿的!”
这一刻,戚继光有些心动了!
争对错,将闹得头破血流,两败俱伤。
不如为边境士兵争取一些实实在在的好处,不如以此事为依托为张居正声援,助其早日回朝。
戚继光思索片刻,朝着冯保道:“冯公公,让我再想一想吧!”
冯保当即站起身,朝着戚继光躬身拱手。
“戚总兵,边事宁,内政方可革新,满朝文武能解此局者,唯有您,我期待戚总兵呈递一份令此乱局迅速终结的奏疏!”
说罢,冯保便离开了会同馆。
此刻的他,笃定戚继光一定会依照他所言的去做。
因为戚继光爱他的兵,因为戚继光无比期望张居正早日归朝。
十一月二十九日,小万历称要照顾生病的李太后,暂免常朝。
而此时。
坚持上奏,要求对武清伯施以极刑的官员就剩下殷正茂、三法司主官、王家屏,赵用贤、王锡爵、王祖嫡等十余名官员。
吕调阳与马自强两大阁老躲在内阁值房内,沉默不言,处理其它公事。
诸多想在小万历面前表现的官员抓住“临时挪用、受人蒙蔽、年事已高,犯了糊涂,法应兼情”等一系列理由,附议锦衣卫的惩罚建议,要求轻惩武清伯。
这就是张居正不在朝的缺陷。
皇权独大,一部分官员装哑巴,一分部官员阿谀圣意,不怕被廷杖的官员越来越少。
近午时。
戚继光手拿奏疏,走出会同馆,欲呈递妥协奏疏。
他不想此事再闹下去了。
而此刻。
一直监视他的宦官立即前往司礼监向冯保汇禀。
就在戚继光快要走到通政使司时,沈念的一道奏疏使得朝堂大震动。
戚继光看完沈念的奏疏后,愣了片刻,直接打道回府。
沈念这道奏疏,名为:谀臣纵君昏疏。
谀臣,指的是所有支持轻惩武清伯的官员。
沈念将这些人全都臭骂了一顿。
让他们看到了什么叫做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什么叫做文字如刀可杀人。
沈念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