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已经五十出头了,头发花白,和江弦热情的握了下手。
“江馆长。”
“您平时喊我小江就行。”
“那不合适。”
“江弦同志总行了吧,这是我d留下来的优良传统了。”江弦笑道。
这是文联里一直沿用的称呼习惯,年纪大一点儿称老x,年纪小一点就叫小x,实在需要尊称,那就喊同志。
比如没有人会对着巴金喊巴金主席,都是喊巴金同志的。
“江弦同志,咱们开馆典礼的日子,您看定在什么时候比较合适?”
“我好长时间没去万寿寺那边儿了,不清楚工程进度,您觉着什么时候?”
杨犁想了想,“工程两个月以内肯定能结束,中间还要过年,我觉着最好是等到三月,那会儿天气也比较暖和。”
江弦也觉得,放在三月是最合适的,“那就按您说的办,以后这些日常事务,还得多劳您费心。”
“客气了,应该的。”
徐晨辉这时候把车开过来,江弦拍了拍杨犁的肩膀。
“您去哪儿?我送您回去?”
“不用、不用。”
杨犁受宠若惊的摆摆手,“我骑车了。”
“这么冷的天,我送您。”
“真不用。”
客套半天,江弦这才坐上伏尔加离去。
杨犁在路边儿目送车子,望着远去的伏尔加,忍不住啧啧感叹。
“这么年轻的副厅啊.”
文学馆成立以前,只有筹备处,是个处级单位,如今正式成立,行政级别便是副厅级。
江弦这个馆长,水涨船高,级别自然也跟着提上了副厅。
有人说伏尔加这车是四大败类,因为他耗油,但说实话,除了耗油,坐着确实很舒服。
这年头路况基本上都不太好,但江弦坐在这车上,能感觉到悬挂系统优良,底盘稳重,坐着跟乘船似得,减震效果很让人满意。
而且暖风系统也相当牛逼。
不愧是苏俄那边儿造的车,暖风绝对是给足了,京城这么冷的天气,江弦浑身滋滋冒汗,不得已之下,只好打开窗户凉快凉快。
车子在院门口停下,江弦还没进门儿,就听着院儿里朱琳的声音。
“看看是谁回来了。”
一抹身进去,瞅着他媳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