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呦,还有创作谈啊。”
李景峰一下子来了兴趣,好奇江弦有没有把他和“蓓”字女孩的勾当给写进去。
“那他写好了么?”
“我能看看不。”
“没呢。”
何启治把李景峰给他的稿子整理好,“我正准备催催去,他这大忙人,事儿多,每件又都是大事儿,我们赶着发表,得勤着去催催稿子。”
“催稿子?”
李景峰翻个白眼,“那你还是不了解江弦。”
“怎么了?”
“他这人啊,稿子从来不用催。”
李景峰一脸对江弦知根知底的模样,“只要他答应写,你就看吧,早早就把稿子给你送来了,比你想象的快的多。”
“是么?”
何启治半信半疑,那些当作家的一个比一个懒,码起字来那叫一个费劲,哪有作家不用催稿的?没人赶着他们写稿,他们能天天放羊。
“你这稿子给谁送去?”
“老汪啊。”
“哪个老汪?”
“汪副主编,他亲自编辑江弦这篇。”
“汪兆骞亲自编辑啊?!”李景峰吃了一惊。
何启治口中的汪兆骞他也认识,因为这位以前就是他们人文社的,历任编辑、编辑部副主任、编审,后来去了当代做副主编。
“不止。”
何启治透露道:“老汪毕竟从编辑一线上退下来了,这回亲点了章仲锷和龙世辉两名编辑操刀江弦这篇。”
“这么大阵仗?”
李景峰吓了一跳。
这俩人可不简单,不是什么虾兵蟹将。
章仲锷以前是十月的编辑,前些年调入了当代。
这些年,他亲手操刀编辑的包括从维熙的第一部中篇第十个弹孔、理由的报告文学痴情、张贤亮的第一部中篇土牢情话、刘绍棠的中篇蒲柳人家、刘鑫武的中篇如意、立体交叉桥、长篇钟鼓楼、刘白羽的长篇第二个太阳、张洁的长篇沉重的翅膀、铁宁的第一部长篇玫瑰门、谌容的中篇太子村的秘密、朱春雨的中篇沙海绿荫、柯云路的新星、夜与昼、衰与荣、焦祖尧的长篇跋涉者.
这么一连串的名篇,都是这位亲手编辑打磨首发在刊物上的。
至于龙世辉,这位以前也是人文社的编辑。
林海雪原都知道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