腥的,有观众还以为是男导演拍的,其实是李少红。
除了她以外,别的最早弄明白电影商业化的应该就是冯小刚了,干出了贺岁片这个概念。
当然了,咱们陈导在营销电影这一方面也是个中好手。
当年一部无极,上映之前快吹到了天上去,铺天盖地的报道:“无极”特技豪花3亿4千万、“无极”视觉风格东方大写意、奢华无极“幕后英雄”打造视觉盛宴等等,当时的无极都在新闻联播里作为新闻播出了,并且在央视的黄金时段播放预告广告,造足了声势。
咱们陈导,斥资足足1个亿用在电影宣传上面,宣发执行的这叫一个前无古人。
营销宣传这密集程度直追“减肥系”女导演的1800个微博热搜。
吊足了观众的胃口。
结果上映以后陈导吹嘘的“倾城”特技,竟然变成观众的“无欢”。
嗯,对“张东健敌狂牛”这一章节当时的媒体这样宣传的:
“狂牛篇讲述饰演奴隶的张东健为了勇救主人,不惜背着他以无比的速度奔走,并穿梭于成千上万的牛只之中。为了拍摄雄壮的场面,制作人员从云南香格里拉运来100头犏牛,透过计算机特技将牛只的数目倍增,场面逼真”
等观众看完。
脑袋里一整个大写的问号:
excuseme?
那粗糙的效果也敢叫逼真?!
被骗了一张电影票的观众那叫一个气愤,直接爆出一段经典评论:“电影看到一半,我总算看出了眉目,这部片子,可以改名叫一个女子和三个嫖客的故事。”
不过靠着营销得来的票房繁荣,无极依旧穿着一件“大片”的外衣。
还是后来一个叫胡戈的剪辑爱好者,剪了一部短片,叫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直接引爆全网,彻底揭穿了陈导的底裤。
“.拿个噱头让观众对你这电影有期待,总之,营销大概就是这个意思。”江弦把营销这个概念大概给米家山和谢晋全讲一遍。
俩人不蠢,很快也明白过来,但是一个新问题又摆到了俩人面前
——那要拿什么当噱头呢?
两人齐刷刷看向江弦。
却见他意味深长看着米家山,“家山同志啊,听说你有个好老婆”
“???”
米家山愣住,有些不明所以看向江弦,“呃,家妻潘虹,是上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