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这件事情要解决,而且必须是尽早解决。
一旦道德败坏成了普遍现象,到时候就覆水难收了,也就是所谓的礼崩乐坏。
本质上,现在也是礼崩乐坏的时代,而且已经坏了上千年了。
在这种情况下,李承乾必须要弄出一套新的制度,建立起新的——信。
虽然李承乾在朝会上,曾经也对刘德威说过,律法必须要以人伦为基准,不能够超越人伦。
可人性自私,人心易变,在变得富裕的同时,人就会追逐利益。
而人一旦开始追逐利益,只要利益够高,就可以践踏一切,这也是后世面临的问题。
如果他再继续这么改革下去,可能在他还没有入土的时候,就需要面对这个问题了。
这是一个前所未有的挑战,连后世都没有解决的挑战,可以说是根源之恶。
这一切的一切,归根结底都是信的崩溃。
不管一个家庭还是一个国度,信这个字彻底崩溃的恶果,就是所有人都只按自己私心里的想法来,不信任何人的说法,只相信自己的判断。
一个家庭中没了信任,迟早会妻离子散。
一个国度没了信任,方方面面都是阻碍。
就好像那个船夫,他就对皇帝不信任,对官员也不信任。
所以他有想法不敢说,因为他怕李承乾口中的承诺,也是一句空话。
可能他某一句话不对,就会招来灭顶之灾。
商鞅的南门立木金不欠,让当初的秦国爆发了不可思议的力量。
军公制虽然有些残暴,但他让人人都看到了希望,并且至少大半落在了实处。
只要敢拼命,该是你的就是你的,这就是信誉的力量。
是儒家,是渐渐糜烂的上层贵族,让信这个字从上到下磨灭。
百姓惧怕官员,本质上就是信誉缺失的延伸。
因为百姓们会想,官员不可招惹,他们说啥就是啥,上一秒对你笑嘻嘻,下一秒就可能砍你脑袋。
到后世打土豪分田地、公审大会、本质上就是一次立信的运动。
尽管牵连了很多无辜的人,可最终信誉却立了起来,所以爆发出了翻天覆地的力量。
短短几十年后,在金钱的腐化之下,各方面的公信力断崖式下跌,于是出现了躺平,出现了说啥啥不信的怪圈。
无论上层说点什么,
点击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丰裕 作品《大帝李承乾:在李世民面前杀李泰》第510章 看来,朕也需要来一次南门立木金不欠